山下茅庵窗外山,十年题叶满林间。
于今钟冷琴材老,赢得诗人梦往还。
山下茅庵窗外山,十年题叶满林间。
于今钟冷琴材老,赢得诗人梦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之中的隐逸生活与文人情怀。
首句“山下茅庵窗外山”,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座坐落在山脚下的茅屋,窗户正对着连绵起伏的山峦,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暗示了居住者可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次句“十年题叶满林间”,进一步展开画面,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十年间,诗人或许在林间漫步,拾起落叶,将其作为灵感的来源,题写诗句。满林间的题叶,不仅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也象征着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创作的积累。
第三句“于今钟冷琴材老”,将视角转向时间的更深层次,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钟声的“冷”字,既指实际的温度下降,也暗含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意味。琴材的老去,可能象征着诗人年华已逝,但内心那份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依旧如初。
最后一句“赢得诗人梦往还”,总结了整幅画面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追求的执着。通过“梦往还”这一表述,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这句诗以一种超脱现实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以及对生命、时间、艺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