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太守邀饮骊珠台漫赋》
《沈太守邀饮骊珠台漫赋》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砥柱中流兴不孤,妙高千古想眉苏。

化人国里山名宝,龙母祠前海贡珠。

万井烟花横睥睨,一尊帆影落江湖。

风流地主文翁在,河马从今应瑞图。

(0)
鉴赏

此诗《沈太守邀饮骊珠台漫赋》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对骊珠台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景观,以及对地方官员沈太守的赞誉。

首联“砥柱中流兴不孤,妙高千古想眉苏”,以“砥柱”比喻骊珠台在江河中的重要地位,象征其稳固与不可替代性,同时表达了对沈太守政绩的肯定,如同砥柱一般,独树一帜,不孤寂。而“妙高”则借指沈太守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让人想起古代贤臣苏轼的风采,暗示沈太守的德行与苏轼相媲美。

颔联“化人国里山名宝,龙母祠前海贡珠”,进一步描绘骊珠台周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化人国象征着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智慧与和谐共处,山名宝则强调了骊珠台作为自然奇观的独特价值。龙母祠前的海贡珠,不仅体现了海洋文化的丰富性,也寓意着沈太守治理下的地方繁荣昌盛,如同海中之珠,光彩夺目。

颈联“万井烟花横睥睨,一尊帆影落江湖”,通过“万井烟花”描绘了骊珠台周围繁华的景象,烟火缭绕,生机勃勃;“一尊帆影”则展现了江面上船只航行的动态画面,与“江湖”二字结合,既表现了辽阔的水域,又寓意着沈太守的政绩如帆影般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尾联“风流地主文翁在,河马从今应瑞图”,将沈太守比作古代蜀郡太守文翁,赞扬其治国有方,如同文翁一样为地方带来福祉。同时,“河马从今应瑞图”一句,以河马的出现预示吉祥,象征沈太守的治理将为地方带来好运与和平,表达了对沈太守政绩的极高评价和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骊珠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沈太守个人品质与政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地方治理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三十二

动弦别曲,落叶知秋。普天匝地,骑牛觅牛。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一

人人自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

这个岂不是光明,一一闻见分明。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三

田库儿,甚奇怪。一下锄头,打破土块。

尽大地老和尚,髑髅粉碎,坐一走七,圆融内外。

青松下,明窗内,玉殿琼楼未为最。分毫定斤两。

涓滴见沧海,拄杖子话在。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六一

溪山虽异,云月是同。透脱声色,任自西东。

十里西湖九里松。

(0)

布袋和尚赞三首·其一

拖布囊,握乌藤。街头市尾,不是闲行。

(0)

了翁

先师公案强名模,不解深藏负累渠。

是我杀人便偿命,如何年老解心孤。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