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
东郊寒色尚徘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
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
东郊寒色尚徘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
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立春时节的画面,天气转寒,似乎要下雪,但东风却被无情的劝说带到人间。诗中“谁劝东风腊里来”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春天到来的渴望和不舍。
“不知天待雪,恼江梅”两句,通过对比天气与梅花的关系,表达了梅花在寒冷中仍然坚守自己的姿态,而天空却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但又不肯轻易下雪。这里的“恼”字,用得十分传神,它既可以理解为梅花因为寒冷而不安,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感慨。
“东郊寒色尚徘徊”一句,描绘了立春时节东郊一带的萧瑟景象,寒冷的颜色似乎还在游移不定。接下来的“双彩燕,飞傍鬓云堆”两句,则通过对燕子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状。燕子在云层间穿梭,其色彩鲜艳,与上文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玉冷晓妆台”一句,用以形容早晨镜中的女子,她的妆容清冷如玉,既描绘了一日之始的静谧,也映衬出春意渐浓。紧接着的“宜春金缕字,拂香腮”两句,则通过对书信和香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对远方亲人或知己之思。
最后,“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两句,展现了一种急切的情感。红罗织就的鞋子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春犹浅”则透露出春天虽然刚刚开始,但诗人却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证更多的生命活力和花开的声音,因此有了“花信更须催”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立春时节特有的感受,以及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与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