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兴》
《遣兴》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0)
注释
骥子:杜甫儿子宗武的小名,这一年刚五岁。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指骥子三岁时,知道问家里来人来客的姓名,能背诵他父亲的诗。
这是称赞骥子的颖悟。
渠:他,指骥子。
仰:依赖。
鹿门:山名,在襄阳(今属湖北)境内,汉江东岸。
后成为隐居地的代称,这里意思是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
不遂:不成。
雁足:此处指难以料定何时才能互通音信。
军麾:军旗。
形容全国各地都处于战乱之中。
战角:军中号角。
傥:通“倘”,如果。
免相失:免于相互离散。
迟:延迟。
翻译
骥子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前年牙牙学语的时候。
就知道问家里来的客人的姓名,也能背诵我的的诗了。
世道不太平可怜骥子还是个小孩子,家中贫困,全部仰仗你母亲来照应。
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不知道何时才能互通音信。
全国到处是举着麾旗的军队,战乱不止。
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见面,决不拖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儿时记忆和当前战乱景况的感慨。开篇“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通过对儿童学习说话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紧接着,“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则展示了儿童的聪明与文学素养,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自己曾经可能是一位文人。

然而,随后的“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一句,转而描绘了一种不幸的家庭境遇和母亲的辛劳。这里的“世乱”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而“家贫仰母慈”则表现出对母亲深深的依赖与感激。

接着,“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似乎指的是某种愿望或计划未能实现,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这里的意象丰富,通过“鹿门携不遂”来形容行动受阻,“雁足系难期”则是希望渺茫。

下面的“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则直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哀伤。这里的“天地军麾满”表明战事遍及四方,“山河战角悲”则是对自然景观被战火摧毁的哀叹。

最后,“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一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平安返回,不愿与亲人分离,同时也表现了一种急切的心情,渴望早日结束战争和流离失所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艰难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对于动荡时世的无奈和对平静生活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龙泉寺

龙泉岩上寺,杏谷日边霞。

夜瀑晴峦雨,春镫白雪花。

磬浮松月小,关掩岭云赊。

仄径穿林细,轻烟拂树斜。

东风迟暗草,暝色滞飞鸦。

慧远溪前路,樵苏数十家。

(0)

移枕

落红飞絮满绳床,移枕清阴背草堂。

向午梦回山鸟乱,隔墙风送菜花香。

(0)

赠姚亘山

丈夫志四方,此言须细详。

四方虽云乐,何如在家乡。

况复多变态,前途更难量。

网罗到处有,不可不慎防。

所以先圣训,教人善行藏。

进礼退以义,穷达视彼苍。

滔滔虽皆是,我必择康庄。

人生贵知道,岂必登庙廊。

君不见诗人,拳拳十亩桑。

子陵老布衣,咄咄胜侯王。

尧夫安乐窝,至今仰耿光。

此中有真味,难与世人商。

君诚熟反覆,知吾言不狂。

(0)

虹友兄斋同汉槎夜话

海内争传季子名,相逢执手喜还惊。

廿年塞外空归梦,一夕灯前似隔生。

铁岭风沙销战骨,金河笳鼓驻雄兵。

知君具有凌云笔,得藉陈汤返汉京。

(0)

送钱饮光归里门

湖海人归已廿年,卜居犹待卖文钱。

欲谐禽向三山约,须觅枞江二顷田。

花雨红时携锸往,荷香深处抱书眠。

剪镫频话家园好,未遂沧浪意惘然。

(0)

北固山

长江浩浩镇方舆,武帝巡游驻彩旟。

半壁金汤资北固,六朝锁钥在南徐。

千秋桥畔风烟冷,万岁楼前草木疏。

独有此山秦未凿,巍峨京岘自难如。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