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杨侍郎新亭》
《题杨侍郎新亭》全文
唐 / 刘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毗陵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芳草如花种,修篁带笋移。

径幽人未赏,檐静燕初窥。

野客怜霜壁,青松画一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gshìlángxīntíng
táng / liúshāng

língguòzhùshǐjiǎnzàimáo

fāngcǎohuāzhǒngxiūhuángdàisǔn

jìngyōurénwèishǎngyánjìngyànchūkuī

liánshuāngqīngsōnghuàzhī

翻译
我路过毗陵,拜访了一位柱史,他的居所简朴而宁静。
他院子里的花草如同盛开的花朵,修长的竹子还带着新竹的嫩芽被移植而来。
小径幽深,还未被人充分欣赏,屋檐下的宁静引来了燕子的初次探视。
野外的客人对那布满白霜的墙壁心生怜爱,因为墙上绘有一枝青松,显得生动而有生气。
注释
毗陵:地名,古称。
柱史:古代官职,负责记录和保管文书档案。
茅茨:用茅草盖的小屋,象征简朴生活。
芳草:指长势良好的草地。
修篁:高大的竹子。
笋移:新竹笋被移植。
径幽:小路幽深。
赏:欣赏,领略。
檐静:屋檐安静。
野客:野外的过客,指诗人自己。
霜壁:结霜的墙壁。
青松画一枝:墙上画有一枝青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田园风光和建筑景象。"毗陵过柱史,简易在茅茨"表明诗人来到了一个古老而简陋的亭子之中,毗陵指的是古代的名山,而这里可能是借用其意境,过柱史则暗示了历史的痕迹。"芳草如花种,修篁带笋移"写出了春天景象,花一般的芳草被细心地种植和移植,显示出主人对自然美景的精心培育。

接下来的"径幽人未赏,檐静燕初窥"则描绘了亭子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私密,一条小径寂寞无人,只有燕子开始探头窥视。最后两句"野客怜霜壁,青松画一枝"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过路的旅者,对这座被霜覆盖的古老建筑产生了怜悯之情,并以青松的一枝来纪念这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亭子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恬静与淡泊的情怀,以及诗人对历史遗迹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刘商
朝代:唐   字:子夏   籍贯:徐州彭城县   生辰:766年—779年

刘商,字子夏,徐州彭城县人。唐代诗人、画家。大历(766年—779年)年间进士。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官虞部员外郎。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琰《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猜你喜欢

题湘江秋霁图·其三

数间茅屋掩秋村,地回从无车马喧。

自是独醒人共弃,非关日午不开门。

(0)

上九峰泷

水声高似雨,日断几回魂。

船向半空立,烟盘群鬼喧。

浮生馀病骨,愁绪起秋原。

履险韩祠在,忠诚不易言。

(0)

读区太史集因赠区二延之

虎变龙文有化工,新词还属旧家风。

西园驾轶中郎将,南国书藏太史公。

蓬转秋山归旅鬓,花飞春涧度诗筒。

明堂钟磬音如缕,谁谓江河日向东。

(0)

呈宗和尚

头白优婆塞,随堂近事初。

枯为秋院叶,醒及夜池鱼。

厥后曾何得,于人总不如。

那分一灯影,归彻小窗虚。

(0)

感秋四十首·其二十三

与子策龙媒,言登南武台。

长空一鸟疾,远水孤帆来。

自古兴怀地,应高作赋才。

北风吹且缓,目极秋云开。

(0)

喜伟公侄过

咏怀思对尔,烟渚过秋鸿。

蔓草是今日,竹林还古风。

但令奇字满,莫恨故园空。

举酒复相勉,黄金徽爨桐。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