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故人子赴燕》
《送故人子赴燕》全文
金 / 段克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莫谓城南尺五天,此行几日到幽燕。

昂霄耸壑从兹始,万里青云稳著鞭。

(0)
鉴赏

这首诗《送故人子赴燕》是金末元初时期诗人段克己所作,通过对友人远行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

首句“莫谓城南尺五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友人即将启程的地点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仿佛只需一步之遥,却蕴含着千山万水的遥远。这既是对地理距离的夸张,也是对友情与别离的感慨。

次句“此行几日到幽燕”,则直接点明了友人此行的目的地——幽燕之地,即今天的北京一带。幽燕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这里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安全与顺利到达的关切。

第三句“昂霄耸壑从兹始”,用“昂霄”形容友人即将开始的旅程如同直冲云霄,充满了壮志与豪情;“耸壑”则暗示了旅程中的艰难险阻,如同攀登高山。这一句巧妙地将友人的旅程比作人生的新起点,既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暗含了对挑战的勇气。

最后一句“万里青云稳著鞭”,则是对友人未来人生的美好祝愿。万里青云象征着广阔的前景与无限可能,而“稳著鞭”则意味着在这样的广阔天地中,友人能够稳健前行,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心中的理想。这一句充满了对友人前程似锦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关怀与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段克己

段克己
朝代:金   字:复之   号:遁庵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生辰:1196~1254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猜你喜欢

夜生

光阴迅速暗中移,飒爽三秋景最宜。

万籁共争风过处,众星俱让月来时。

吟诗还拟长城倚,纵酒何须大户辞。

多少羁人在天末,塞鸿消息漫迟迟。

(0)

衣锦城

三节还乡驷马骋,林树溪山尽衣锦。

始终不作夜郎王,毕竟英雄命能审。

王气上烛牛斗缠,真人崛起鱼盐间。

罗平鸟送董昌死,一代功归石鉴山。

辟地千里馀,封国六朝久。

正朔禀中朝,宗祊能世守。

黄袍一领祸相寻,何若衣锦还乡乐杯酒。

呜呼,鸡鱼税,鷇卵征,剥民未免史官评。

亦思东南半壁粗得安耕凿,保障还资衣锦城。

(0)

野望

映树残阳淡欲无,炊烟起处水村孤。

呕哑谁更摇兰橹,惊动溪鱼乱跳珠。

(0)

《白门秋柳图》题词

不尽长条与短条,西风吹瘦女儿腰。

江南自古伤心地,流水斜阳送六朝。

(0)

秋日泛舟过朗城庵

孤舟兴不浅,日暮浮方塘。

抚景自斟酌,击榜歌沧浪。

秋水连天碧,清风传桂香。

渚鸥闲自得,狎我为翱翔。

(0)

酹江月.葛壮节公宝刀歌公讳云飞,官总戎,道光辛丑抵英夷于舟山死之,建祠甬东并藏所遗宝刀二,其一曰成忠,乃殉节时手握不释者

连环龙雀,甚斑花剥紫,英铓如旧。

要与乾坤平浩劫。青海磨铜时候。

光弼靴中,霁云席上,血洒屠鲸手。

楼兰未斩,白虹惊看躔斗。

当日刑马鏖军,蛟门月黑,横槊空支守。

想见戎衣斜压处,肝胆一身能剖。

碧葬遗冠,金寒佩玦,两字成忠寿。

风生霜鞘,壁间犹作腾吼。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