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筠冻折琅玕玉,冷逼青楼起寒粟。
依微和气酒中回,龟甲屏风照银烛。
湘筠冻折琅玕玉,冷逼青楼起寒粟。
依微和气酒中回,龟甲屏风照银烛。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寒冷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冷冽与人的感受。
首句“湘筠冻折琅玕玉”,以湘竹(即湘筠)和琅玕(一种翠绿色的美石)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严冬时节,万物因寒冷而凋零的情景。湘竹在冰冻之下折断,如同珍贵的琅玕化为玉碎,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
接着,“冷逼青楼起寒粟”一句,将视角转向了人类的生活空间——青楼。寒冷的空气仿佛直接穿透了青楼的窗户,让居住其中的人感到阵阵寒意,甚至在肌肤上生出细小的寒栗。这里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寒冷,更通过“寒粟”这一细节,传达了心理上的寒冷感,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孤寂与凄清。
“依微和气酒中回”则转而描写了一种温暖与和谐的场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们通过饮酒来驱散体内的寒气,同时也借酒消愁,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的“和气”不仅指酒带来的身体暖意,也暗含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最后,“龟甲屏风照银烛”描绘了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画面。龟甲屏风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房间的古朴气息,也象征着智慧与长寿。银烛的光芒在屏风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一句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暗示了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人们内心的温暖,以及在严冬中寻找安慰与和谐的努力。
今年初发春,主人饮我酒。
借问主人谁,是邦之太守。
座中有上客,俨然八十叟。
优伎何纷喧,观者拄肱肘。
于时梅始华,菊荣倏秋九。
此主愤仆诬,逮对以疽踣。
此客抱老病,亦复正丘首。
人生会皆尔,曷不覆大斗。
子有山中田,何不力自耕。
曰予抱奇志,犯軷为此行。
于兹匏瓜系,曷若凤凰鸣。
徒步未可料,一日秉国成。
老夫察时义,不待易四营。
大物苦难运,高位防易倾。
苟且忝一命,奔走疲送迎。
乡里政自佳,归来训诸生。
我不羡渠乘大马食肥肉,我不羡渠寝细毡居华屋。
富贵两字输与渠,奈渠未免一字俗。
我有诗肠如月朗三秋,我有酒肠如海吞百渎。
西湖之水足供酒一杯,西湖之山可作诗千幅。
羽客写我醉吟意,雪为长髯电为目。
岂知天上三台星,焉用人间九州督。
仕宦不达坐多言,衰老未死缘寡欲。
眉毛及须尚如漆,此为寿相万事足。
莫言不智又无福,宁当忍穷勿受辱。
气豪未减天外鸿,神清差似霜前菊。
有人指点问为谁,云是紫阳方虚谷。
欲求我者,南山之南,北山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