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苑绿泱泱,縠纹融暖光。
东风吹白浪,照见赤龙堂。
龙堂负贝阙,阴火春波热。
鲛人卖髯绡,夜夜唱明月。
入苑绿泱泱,縠纹融暖光。
东风吹白浪,照见赤龙堂。
龙堂负贝阙,阴火春波热。
鲛人卖髯绡,夜夜唱明月。
这首明代杨基的《沧浪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边景象。首句“入苑绿泱泱”展现了苑中水面广阔而碧绿的场景,充满生机。次句“縠纹融暖光”则细腻地描绘了水面上如同縠纹般的微波荡漾,映照着温暖的阳光。
第三句“东风吹白浪”,东风轻轻吹过,泛起白色的浪花,增添了动态美。最后一联“照见赤龙堂”和“龙堂负贝阙”以神话色彩描述了宫殿般的建筑倒映在水中,仿佛龙宫般神秘。接下来,“阴火春波热”暗示了水下可能存在的奇异景象,如温泉或暗火。
最后两句“鲛人卖髯绡,夜夜唱明月”引入了传说中的鲛人,他们售卖美丽的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精美丝绸),并伴以夜晚的歌声,吟唱着明亮的月色,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宁静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对沧浪波的独特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
怀珠崖不枯,韫玉山有辉。
隐翳不言德,人自知神奇。
公叔季贞后,不为世网縻。
浮沉里闾间,身晦道同违。
弓旌搜俊良,圭衡略无遗。
难偕集雍鹭,宁作曳尾龟。
慈仁盖天性,惠泽施鳏嫠。
倒囷食流冗,死葬病有医。
人今泣遗爱,若见岘首碑。
肯构有材子,修德亦庶几。
高风自兹显,岂病知者希。
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
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
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
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
十年军入郢,势如波捲萍。
贤亡国婴难,王死尸受刑。
将隳七世庙,先坏百里城。
子胥虽捐江,素车驾长鲸。
惊涛寄怒馀,遗庙罗千楹。
王祠何其微,破屋风泠泠。
蛰虫陷香案,饥鼠悬灯檠。
淫俗敬魑魅,何人顾威灵。
臣冤不雠主,况乃锄丘茔。
报应苦不直,吾将问冥冥。
阑干休去倚,长亭外、烟草带愁归。
正晓阴帘幕,绮罗清润,西风环佩,金玉参差。
深院悄,乱蝉嘶夏木,双燕别春泥。
满地残花,蝶圆凉梦,半亭落叶,蛩感秋悲。
兰屏馀香在,销魂处、憔悴瘦不胜衣。
谁念凤楼当日,星约云期。
怅倦理鸾筝,朱弦空暗,强临鸳镜,锦带闲垂。
别后两峰眉恨,千里心知。
远山一带,溯晴空、极目天涯浮白。
枫落鸦翻谈笑处,不觉云涛横席。
酒病方苏,睡魔犹殢,一扫无留迹。
吴帆越棹,恍然飞上空碧。
长记草赋梁园,凌云笔势,倒三江秋色。
对此惊心空怅望,老作红尘闲客。
别浦烟平,小楼人散,回首千波寂。
西风归路,为君重喷霜笛。
平生喜登高,醉眼无疆界。
北顾极幽并,东望誇海岱。
喟然抚手叹,从古几成败。
英雄如过鸟,城郭但遗块。
今朝上黑塔,千里旷无碍。
忽惊风霆掣,坐觉天地晦。
急雨挟龙腥,溽暑为摧坏。
皇天念蟠郁,令我寄一快。
那知书生狂,自倚心眼大。
更思驻潼关,黄河看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