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
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
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
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
十年军入郢,势如波捲萍。
贤亡国婴难,王死尸受刑。
将隳七世庙,先坏百里城。
子胥虽捐江,素车驾长鲸。
惊涛寄怒馀,遗庙罗千楹。
王祠何其微,破屋风泠泠。
蛰虫陷香案,饥鼠悬灯檠。
淫俗敬魑魅,何人顾威灵。
臣冤不雠主,况乃锄丘茔。
报应苦不直,吾将问冥冥。
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
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
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
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
十年军入郢,势如波捲萍。
贤亡国婴难,王死尸受刑。
将隳七世庙,先坏百里城。
子胥虽捐江,素车驾长鲸。
惊涛寄怒馀,遗庙罗千楹。
王祠何其微,破屋风泠泠。
蛰虫陷香案,饥鼠悬灯檠。
淫俗敬魑魅,何人顾威灵。
臣冤不雠主,况乃锄丘茔。
报应苦不直,吾将问冥冥。
这首宋词《楚平王庙》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描绘楚平王时期的内乱与忠臣伍奢的悲剧,表达了对昏君暴政和贤良遭受不公的沉痛感慨。诗人首先提到奸臣当道,伍奢因预见祸患而忧虑,暗示了楚国的动荡局势。接着,描述了伍奢之子伍子胥逃脱后的复仇行动,以及楚国因此遭受的破坏。
诗人进一步揭示了贤能者的不幸命运,楚平王的暴行导致国家陷入困境,连累到无辜的百姓。随着时间推移,楚国衰败,连祖庙和城池都受到损害。伍子胥的复仇虽然激烈,但庙宇的荒凉景象更显凄凉,反映出正义未得伸张的悲哀。
最后,诗人对民间风俗崇尚邪神,忽视英雄威灵的现状感到愤慨,感叹冤屈无法得到公正的回应,只能向冥冥之中寻求答案。整首词以楚平王庙为载体,寓言式的叙述中蕴含着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