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阴冥冥天欲雨,苍兕嘷风劈林莽。
磨牙下山天为愁,白日杀人如捕鼠。
我忽闻言仗剑出,弯弓却射白石入。
吁嗟凤麟无时来,故使此辈为民菑。
不然驱汝渡河去,河北苍生非草莱。
玄阴冥冥天欲雨,苍兕嘷风劈林莽。
磨牙下山天为愁,白日杀人如捕鼠。
我忽闻言仗剑出,弯弓却射白石入。
吁嗟凤麟无时来,故使此辈为民菑。
不然驱汝渡河去,河北苍生非草莱。
这首诗《猛虎行》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猛虎的凶猛与人的勇敢。
首句“玄阴冥冥天欲雨”,描绘了一幅阴云密布、即将下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苍兕嘷风劈林莽”一句,通过“苍兕”(老虎的一种)在狂风中咆哮,将林莽撕裂的画面,形象地展示了猛虎的威猛。
“磨牙下山天为愁,白日杀人如捕鼠”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猛虎的恐怖形象。它在山中磨牙,连天空都为之忧愁;在白天也能像捕鼠一样轻易杀人,突出了其残忍与力量。
随后,“我忽闻言仗剑出,弯弓却射白石入”描绘了一个勇敢的人手持宝剑,弯弓射箭的情景。他面对猛虎,不畏强敌,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吁嗟凤麟无时来,故使此辈为民菑”表达了对没有祥瑞降临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猛虎的存在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最后,“不然驱汝渡河去,河北苍生非草莱”则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不能驯服或驱赶这些猛虎,那么它们将会继续祸害北方的百姓,比喻为“非草莱”,即非同寻常的祸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不仅描绘了猛虎的凶猛,也赞扬了人的勇敢与智慧,同时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与和谐共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