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南来,哭城上、毛人声歇。
东阙下、绯袍光射,星流日烈。
利刃先褫榆木魄,丹心长护金山月。
看宫中、精爽动如生,英风切。大事去,雠难雪。
遗像在,冤难灭。信成仁取义,一毫无缺。
骨碎难归柴市齿,肉靡剩宝溅衣血。
幸崇祠、还近革除君,遗宫阙。
铁骑南来,哭城上、毛人声歇。
东阙下、绯袍光射,星流日烈。
利刃先褫榆木魄,丹心长护金山月。
看宫中、精爽动如生,英风切。大事去,雠难雪。
遗像在,冤难灭。信成仁取义,一毫无缺。
骨碎难归柴市齿,肉靡剩宝溅衣血。
幸崇祠、还近革除君,遗宫阙。
这首《满江红》以景忠烈公祠为背景,运用前韵,表达了对景忠烈公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词中通过描绘景忠烈公的事迹与精神,展现了其英勇无畏、成仁取义的高尚品质。
“铁骑南来,哭城上、毛人声歇”,开篇即以壮烈之景描绘景忠烈公英勇抗敌的情境,铁骑南下,城头悲鸣,毛人的声音渐渐消逝,渲染出战场的惨烈与悲壮。
“东阙下、绯袍光射,星流日烈”,进一步描述景忠烈公身着绯袍,英姿勃发,如同星流日烈,光芒四射,展现出其非凡的英雄气概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利刃先褫榆木魄,丹心长护金山月”,通过“褫榆木魄”与“护金山月”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景忠烈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决心与勇气,以及其忠诚与牺牲精神。
“看宫中、精爽动如生,英风切”,最后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景忠烈公虽已离世,但其英灵犹存,精气神如同生者一般活跃,英风依旧凛然,表达了人们对景忠烈公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激昂,不仅赞美了景忠烈公的英勇事迹,更颂扬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色彩的佳作。
司徒堂下狐狸语,御史台中凤皇去。
同时罢削七十人,第一声名最贤素。
马鸣萧萧落日残,北风中人行路难。
天寒地闭龙蛇蛰,树空枝多鸟雀欢。
知君心爱兰溪水,东欲入山访松子。
不下飞飞羡海鸥,无言去去思桃李。
君不见将军万里又边行,丞相孤身方道死。
莫言西第颂功成,休说东山济时起。
山中若遇牧羊儿,也应问我可时。
蓬菜一谪三千岁,早晚人间候满期。
江流何呼汹,浮梁朵动摇。
解装古棠邑,落日上轻舠。
水痕涨初落,木杪悬菱菱。
鬖髿紫须垂,乃长枯杨腰。
十室九空壁,野风吹屋茅。
目击实可惨,况闻千里遥。
明月照溶㵝,瓜山浮一瓢。
荧荧苇间火,疑有惊魂嗥。
此乡称膏腴,天吴偶肆骄。
哀鸿盍归来,春麦亟荷锹。
回首望吾乡,五坝频增高。
嗟哉滨淮田,岁岁沈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