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归去家何许,万竹深围一把茆。
蹋尽丛林参白足,却来江槛俯青郊。
夜阶蔌蔌风翻箨,春路冥冥雨放梢。
肯拚清阴分百十,暮年思与子论交。
上人归去家何许,万竹深围一把茆。
蹋尽丛林参白足,却来江槛俯青郊。
夜阶蔌蔌风翻箨,春路冥冥雨放梢。
肯拚清阴分百十,暮年思与子论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归隐山林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首句“上人归去家何许”,以问句开篇,引出归隐的主题,给人以神秘而深远的感觉。接着“万竹深围一把茆”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高僧居住环境的幽静与简朴,竹林围绕,茅屋为家,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蹋尽丛林参白足”描绘了高僧修行的艰辛与执着,踏遍丛林,磨破双脚,只为求得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增长。“却来江槛俯青郊”则展现了他的归隐生活,从繁忙的修行中解脱出来,面对着江水与绿野,享受着宁静与自由。
“夜阶蔌蔌风翻箨,春路冥冥雨放梢”两句,通过夜晚竹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和春雨滋润树木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高僧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最后,“肯拚清阴分百十,暮年思与子论交”表达了诗人对高僧归隐生活的理解和敬仰,以及希望未来能与之交流、分享这份宁静与智慧的愿望。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高僧的高尚品质和生活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学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把我身心,为伊烦恼,算天便知。
恨一回相见,百方作计,未能偎倚,早觅东西。
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
添憔悴,镇花销翠减,玉瘦香肌。
奴儿。
又有行期。
你去即无妨我共谁。
向眼前常见,心犹未足,怎生禁得,真个分离。
地角天涯,我随君去。
掘井为盟无改移。
君须是,做些儿相度,莫待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