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愁晴暴死,花怕雨摧残。
野老非常惧,天公不自安。
秧愁晴暴死,花怕雨摧残。
野老非常惧,天公不自安。
这是一首描写春季干旱突然来临大雨的诗句,表达了农民对自然变化的担忧。诗人通过秧苗和花朵的脆弱,反映出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性,以及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损害。在这里,“秧愁”指的是春季秧苗的忧虑,而“花怕雨摧残”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在暴雨中的无助。诗人的心情通过“野老非常惧”得以体现,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担忧。最后,“天公不自安”则是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似乎连天气也在经历着不安静的时刻。
这段诗句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传达了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与敬畏,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农民对于自然灾害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