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出芙蓉阁上头,九天悬处正当秋。
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
迥出芙蓉阁上头,九天悬处正当秋。
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诗,特别是关于七夕节的情景。诗人通过“迥出芙蓉阁上头”这一句,设定了一个高远而美丽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高耸的芙蓉阁楼以及从中探身出来的宫女形象。“九天悬处正当秋”则进一步渲染出一个壮观而辽阔的空间感,九天可能指的是极高无上的地方,而“正当秋”则点出了时间背景,是在秋季。
紧接着,“年年七夕晴光里”这句诗,直接切入到七夕节这一特定的时刻。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民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习俗与之相关。这一天,被誉为“情人节”,是古代女子展现才艺、祈求智慧和寻找伴侣的重要日子。诗中提到“晴光里”,既描绘了当时的天气,也烘托出一种祥和而明媚的氛围。
最后,“宫女穿针尽上楼”则是对这一天内心活动的深入描写。在这个节日里,宫女们会聚集在一起进行穿针等手工艺活动,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寄托着她们对于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这一句通过“尽上楼”表达了场面之壮观,以及活动之热闹。
整首诗通过对宫女们七夕节的活动进行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既庄重又温馨的画卷,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一份古代宫廷女性对于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渴望,以及她们在特定节日中的自我展示。
学禅见性本,学诗事之馀。
二者若异致,其归岂殊途。
方其空洞间,寂默一念无。
感物赋万象,儒悬镜太虚。
不将亦不迎,其应常如如。
向非悟本性,未免声律拘。
英师个中人,以诗隐浮图。
桃红柳青青,翠竹黄花俱。
误落世间耳,脱略公卿徒。
昨朝得东风,打包过江湖。
胡为来帝乡,叫阍彻宸居。
堂堂老阿师,道价东西徂。
住山垂一世,学子纷云趋。
寒潭风静练,皎月天心孤。
迩来只屦轻,片雪销洪炉。
愿言立强名,故事臣敢诬。
事成明当发,长吟入春芜。
从兹窣堵波,山雪閟天书。
顾我坐学省,兀兀如守株。
因君听篷雨,为谢故溪鱼。
吾乡本仙窟,石井尤奇特。
民物生其间,古来盖千亿。
惟师与我家,所居共阡陌。
少小初无殊,长乃分儒释。
术业虽不同,于道俱有得。
师为方外游,声价已籍籍。
象教久衰微,赖师振业席。
炉鞴与钳锤,信有弥天力。
果续佛慧命,作大善知识。
我虽登禁涂,无功亦无德。
但有忧国心,徒劳竟何益。
挂冠归林下,面亦无惭色。
知心独有师,相视笑莫逆。
每思共谈玄,倾倒此胸臆。
江浙遥相望,恨不生羽翼。
昨朝忽惠然,得得访泉石。
一见双眼明,欢喜几折屐。
第念我与师,彼此头颅白。
世路方艰难,老去合休息。
师既归故乡,不应复他适。
愿言却世缘,来伴我幽寂。
相看成二老,永为闾里式。
《机简堂自隐静归为万年主人访余林下相与道旧因以述怀》【宋·吴芾】吾乡本仙窟,石井尤奇特。民物生其间,古来盖千亿。惟师与我家,所居共阡陌。少小初无殊,长乃分儒释。术业虽不同,于道俱有得。师为方外游,声价已籍籍。象教久衰微,赖师振业席。炉鞴与钳锤,信有弥天力。果续佛慧命,作大善知识。我虽登禁涂,无功亦无德。但有忧国心,徒劳竟何益。挂冠归林下,面亦无惭色。知心独有师,相视笑莫逆。每思共谈玄,倾倒此胸臆。江浙遥相望,恨不生羽翼。昨朝忽惠然,得得访泉石。一见双眼明,欢喜几折屐。第念我与师,彼此头颅白。世路方艰难,老去合休息。师既归故乡,不应复他适。愿言却世缘,来伴我幽寂。相看成二老,永为闾里式。
https://shici.929r.com/shici/jsmry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