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川行》
《九川行》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古风

君不见自从天地开,天下之水皆西来。

黄河昆崙一线出,下转秦甸轰奔雷。

长江广汉两荡潏,浊泾清渭中萦回。

帝遣九龙下治此,江汉安流泾渭理。

华岳中断仙掌高,却放黄河行万里。

九龙蜿蜒上天去,至今犹馀九川水。

秦中云雨四时遍,北地尘沙几回徙。

我来长安不见九,川水得见九川子。

九川子是非常人,朝辞川上麋鹿群,夕盒青琐为帝臣。

已从华衮补日月,况执彤管排风云。

长风西来吹北极,西望川流渺何极。

野岸空悬舟楫心,塞林暮绕波涛色。

吁嗟江汉犹阻兵,中原不见黄河清。

虺蛇豺虎满道路,黄埃浊浪无人行。

九川子,何不更鞭九龙起,坐视天下横流水。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九川行》描绘了自古以来中国的江河地理,尤其是黄河、长江及其支流的壮丽景象。诗中以黄河为主线,通过“九龙下治”象征着古代神话中的治理力量,使得江汉安流,泾渭分明。华山和仙掌的描绘增添了神秘色彩,而“九龙蜿蜒上天去”则寓言了治水神话的深远影响。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长安(今西安)的感慨,虽然现实中未能亲眼见到九川交汇的壮观,但遇见了像“九川子”这样非凡的人物,他从江边的麋鹿群中崛起,成为朝廷重臣,辅佐皇帝。诗中“长风西来”、“西望川流”等句,寓言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流转。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赞美个人的升迁,而是借“江汉犹阻兵”、“黄埃浊浪”等描绘了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现实,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黄河澄清的期盼。最后,诗人质问“九川子”,为何不运用传说中的力量,解决当下的洪水横流问题,寄寓了对治世贤能的呼唤。

整体来看,《九川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融入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沉思考,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高邮王鸿渐母挽诗

一梦诗豪不自由,短篷疏雨问高邮。

每将断发凭谁氏,果见移家在少游。

万里升堂空再拜,百年开眼信浮沤。

佳儿枫落吴江泪,一洒西风万古秋。

(0)

川上和光岳

潦倒前川鼓枻歌,浮云流水岂胜过。

也知圣世千年里,未始羊裘一个多。

酒盏漫倾刚月上,钓丝才飏恰风和。

谁将出处閒相比,我与严陵竟若何。

(0)

送张廷玉司训河南

自从尼父一伤麟,斯道传来恐未真。

更识老天当此日,肯将木铎与何人。

师门万古真堪柱,檀杏千年也自春。

到此精神须会领,莫教铜狄笑人频。

(0)

寿边处士

野日苍峰路,青天一布巾。

莺花真老计,天地此遗民。

海瓮仙醅熟,仙居帝画真。

白头今太古,公外更何人。

(0)

梅花·其二

看到梅花眼莫狂,梅花狂岂易商量。

而今莫把林逋笑,犹有林逋识暗香。

(0)

今年雨中盛文元又至

细雨疏篱晚菊边,茅斋又坐盛文元。

作诗写字閒无用,相与山中一醉眠。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