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南海二首·其二》
《送王南海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史氏循良传,儒家果艺科。

土荒耕老少,海近贩人多。

古有宁馨语,今无于蔿歌。

县知新令尹,琴调得民和。

(0)
翻译
史氏家族的循良传记,儒家的果敢与技艺科目。
土地贫瘠的地方,老少都参与耕作,靠近海边的地方,商人众多。
古代有过安宁的话语,如今却没有于蔿那样的赞歌。
新的县令知事,他的琴声调和了百姓的和谐。
注释
史氏:指姓史的家族。
循良:品行端正,善于治理。
儒家: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流派。
果艺科:指儒家学问中关于果敢和技艺的部分。
土荒:土地贫瘠。
耕:耕作。
老少:不论年龄大小。
海近:靠近海边。
宁馨:安宁,美好。
于蔿歌:古代歌谣,比喻美好的社会景象。
县知:县令。
新令尹:新的县令。
琴调:琴声的旋律。
民和:百姓和睦,社会和谐。
鉴赏

这两首诗展现了不同的情境和意境,首先是对农业生活的描绘与儒家思想的融合,然后是一种送别之情。

第一首中,“史氏循良传”可能指的是某个家族或地区流传下来的善良美德,"儒家果艺科"则表明了这种美德可能与儒学有关,强调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紧接着“土荒耕老少,海近贩人多”描述了一种生存困境,土地贫瘠,年轻的人前往海边从事商业活动,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生活选择。

接下来,“古有宁馨语,今无于蔿歌”可能是在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现在却只有寂寞无声的蔿草,缺乏了往日的欢乐与诗意。最后“县知新令尹,琴调得民和”则描绘了一位官员推行新的命令,通过音乐(琴调)来调和百姓的情绪,使之达到和谐统一。

第二首是送别之作,但未提供全文,只能鉴赏这部分。"王南海"可能指的是将要离去的人的名字或官职,而"其二"表明这是第二首诗。在没有更多上下文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感受到诗人通过这短暂的送别之作,传达了一种离愁和友情的深厚。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从李崇道觅潘衡墨四首·其一

人言潘谷久腾空,衡也崎岖隐墨中。

谷见坡诗衡用诀,了知真是一家风。

(0)

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其二

要为冷语豁心胸,孰若相羊涧谷中。

试把遗编一开读,恍疑涧谷为鸣风。

(0)

书灵鹫壁

支颐独立到栖鸦,送了虚廊日却斜。

冷蝶不知时节晚,伶仃犹自抱寒花。

(0)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其一

已办知津送去舟,重临快阁亦悠悠。

黄知橘柚江行好,此去况经龙雾洲。

(0)

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以诗送之三首·其二

我自飘零更汝忧,贱贫骨肉不相收。

马家堤上休停骑,愁有居民说故侯。

(0)

绍兴丙辰冬十有二月戊申赵德载赴官宕渠入境小雨肩舆中戏作一绝书白鹤寺壁

三年冷眼笑吹竽,世态炎凉我自如。

却怪天公亦人事,入邦便有雨随车。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