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丛弄日,宝钿承露,篱落亭亭相倚。
当年彭泽未归来,料独抱、幽香一世。
疏风冷雨,澹烟残照,日日重阳天气。
帽檐已是半敧斜,问瓮里、新篘熟未。
寒丛弄日,宝钿承露,篱落亭亭相倚。
当年彭泽未归来,料独抱、幽香一世。
疏风冷雨,澹烟残照,日日重阳天气。
帽檐已是半敧斜,问瓮里、新篘熟未。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卢祖皋的作品,名为《鹊桥仙(其一)·菊》。从文体上看,这是一首词,属于小令体,通过描绘秋天菊花的情景来表达作者独自幽居时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诗中“寒丛弄日,宝钿承露”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菊花在初冬微冷阳光下的姿态。这里,“宝钿”指的是菊花,而“承露”则是形容菊花沐浴在清晨的露水中,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篱落亭亭相倚”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庭院景象,其中菊花与园中的篱笆、亭台交错相倚,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作者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独处时光的心境。
“当年彭泽未归来”则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离别与怀念,“料独抱幽香一世”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份美好回忆和情感的珍惜,仿佛要将这份幽香永远拥在心中。
“疏风冷雨,澹烟残照”则描绘了一幅秋日凄凉的景象,其中“疏风”、“冷雨”、“澹烟”、“残照”等词汇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寂寞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写实,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最后,“日日重阳天气,帽檐已是半敧斜”通过对时间流转和光影变化的描绘,强化了秋天渐深、时光飞逝的主题。这里的“重阳”指的是立秋后第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帽檐”则是形容太阳位置偏斜,暗示时间已经不早。
结尾的“问瓮里、新篘熟未”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细小事物的关注与期待,即便是在寂寞的秋天,也能找到生活中的乐趣和希望。这里,“新篘”可能指的是刚刚种下的花草,询问它们是否已经生长茁壮起来。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菊花和庭院景象的描写,以及对时光流逝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内心世界丰富、情感细腻的文人形象。
湘江不可渡,披图开我心。
万玉倚晴碧,彷佛湘山阴。
清商耸毛发,苍雪何萧森。
霜寒白石瘦,林迥青烟深。
危梢拂层巘,远黛迷孤岑。
泠泠发天籁,悠悠引鸾音。
幽贞良足娱,密荫还相临。
怀哉冰雪冱,挺挺纷难侵。
佳境渺在望,何当遂招寻。
临风意无限,因之感微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