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之来兮风高,荡汩潏兮帆招。
燎薰在堂兮洁涓牲牢,望神俨然兮敛衽,愿速济我兮不崇朝。
舟之去兮风微,波渺瀰兮迅于,飞帆拂兮茫无涯。
眼眩胆栗兮将安之,我有愿兮惟神焉依。
秋深兮木落,葭苇萧骚兮清日薄。
神兮今焉在,吞吐月星兮独处廓。
神甚仁兮宁以为祸,愚有弗虔兮幸贲过。
天地一叶兮相继,神无波涛兮骇我。
舟之来兮风高,荡汩潏兮帆招。
燎薰在堂兮洁涓牲牢,望神俨然兮敛衽,愿速济我兮不崇朝。
舟之去兮风微,波渺瀰兮迅于,飞帆拂兮茫无涯。
眼眩胆栗兮将安之,我有愿兮惟神焉依。
秋深兮木落,葭苇萧骚兮清日薄。
神兮今焉在,吞吐月星兮独处廓。
神甚仁兮宁以为祸,愚有弗虔兮幸贲过。
天地一叶兮相继,神无波涛兮骇我。
这首宋代诗人陈炳的《巢湖神母庙诗》描绘了舟行巢湖时对神灵的祈求与敬畏之情。首句“舟之来兮风高,荡汩潏兮帆招”写船行之初,风力强劲,帆影摇曳,充满动态感。接着,“燎薰在堂兮洁涓牲牢”,通过祭祀仪式的庄重,表达对神母的敬意。
“望神俨然兮敛衽,愿速济我兮不崇朝”表达了诗人期待神灵庇佑,希望旅途平安,尽快抵达目的地的愿望。当船离去时,“舟之去兮风微,波渺瀰兮迅于飞帆”,风力减弱,湖面广阔,诗人感到迷茫和不安,只能依靠神灵的力量。
“眼眩胆栗兮将安之,我有愿兮惟神焉依”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依赖,秋日景色凄清,“秋深兮木落,葭苇萧骚兮清日薄”,进一步渲染出孤独和期待的氛围。最后,诗人诚恳地祈求神母即使在天地苍茫之际,也能保佑自己不受惊扰,展现出对神灵的深深敬畏。
整首诗以舟行巢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对神的虔诚和对未知的敬畏,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
坤维以文瑞,民俗本柔淑。
何代无战争,冤哉今尔酷。
戎马塞里墟,劫钞遍林谷。
平生金石交,屈指半鬼录。
从子尤可哀,别归奉水菽。
伯侄并戕殒,荼毒复荼毒。
探囊数幅书,吞声不忍读。
昆岗焮烈焰,宁辨石与玉。
叩首一炉香,请为遗黎赎。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寿,教爱如夙昔。
晓然一梦阑,无复万里隔。
了知恩爱缚,障我修行力。
亦尝勤遍参,渐欲空结习。
妄念绝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门,惟此一事实。
持问诸老禅,少露真消息。
诗翁高卧沧江上,几为忧民霜鬓毛。
推枕中宵赋春雨,笔锋如莹鸊鹈膏。
龙飞景运诏宾兴,将相之阶自此升。
毛颖铦锋须快战,楮生衷甲作先登。
精思可使文加点,抄写能令价倍增。
努力杀青男子事,功名未尽剡溪藤。
种类山茶花较大,一根恰有两枝开。
铅砂炼熟大还鼎,琥珀琢成双劝杯。
威凤想从丹穴下,飞仙近自赤城来。
便船惟会加培养,寄伴阶庭芍药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