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困农民在秋雨中的艰辛生活。诗的开头写老父在荒凉的田地劳作,昔日的高地如今已被江水淹没,反映出世事变迁和生活的艰难。老人本就因田地贫瘠而常有饥饿之苦,现在乡官新上任,税收政策严苛,不仅黄纸(指田税)不断,白纸(指文书催促)更甚,使他不得不卖掉衣物来缴纳赋税,尽管身体病弱,但为了不被束缚,他勉强支撑。
诗人接着描述了家庭的困苦:去年家中衣物已尽,连大女儿也因嫁妆问题被迫分离;今年二女儿又面临同样的命运,即将出嫁以换取微薄的财物。然而,家中还有第三个女儿,诗人暗示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他们也会咬紧牙关,因为明年至少不用担心催租的苦楚。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农村百姓在沉重赋税下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坚韧的生活态度,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民的无奈。范成大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