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琴书真趣为三山王用忠赋》
《琴书真趣为三山王用忠赋》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古风

伊人爱文雅,夙志不外慕。

琴书日自娱,萧散澄神虑。

宝鸭风微薰,藜灯雨初度。

膝上罢丝桐,床头披竹素。

烦襟日以清,至理日以悟。

俯仰天地间,悠然有真趣。

予亦契兹怀,苦被微名误。

劳劳西复东,流俗共驰鹜。

有琴庋高阁,有书闭深户。

红尘汨天真,欲避不能去。

安得谢浮荣,相从竟朝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热爱文学与音乐的隐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追求。诗人以“伊人”自比,表达了对文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首句“伊人爱文雅,夙志不外慕”,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他追求的不是外界的物质享受,而是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满足。

接着,“琴书日自娱,萧散澄神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每日以琴书为伴,心灵得以宁静。通过“宝鸭风微薰,藜灯雨初度”这样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禅意的氛围。主人公在琴声与书香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心灵得到了净化。

“膝上罢丝桐,床头披竹素”则展示了主人公在琴书之间自由切换的状态,无论是弹奏琴曲还是阅读书籍,都能让他感到愉悦和满足。“烦襟日以清,至理日以悟”表明随着琴书的陪伴,他的心逐渐变得清明,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也日益深刻。

最后,“俯仰天地间,悠然有真趣”一句,将主人公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强调了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以及从中获得的真正乐趣。然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虽有此情怀,却因世俗名利所累,难以完全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比主人公的理想生活与现实处境,表达了对纯粹精神追求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和思考。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答黎教授

泼翁浮醅新酿熟,得霜寒菊始开齐。
养丹道士颜如玉,爱酒山翁醉似泥。
不惜蕊从蜂采去,尚余香有蝶来栖。
莫嫌学舍宫闲冷,犹得芳樽此共攜。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枯时始见花。

(0)

越中五咏·离席

何处骊驹杂楚歌,楚人归思吒云萝。
河阳望竟妾心远,金谷别来郎恨多。
往事一春空物态,闲情千里旧风波。
归时莫听陇头水,肠断不禁年少何。

(0)

越中五咏·野塘

漠漠横塘一水通,霏霏轻蔼夕阳中。
吴娘晚唱穿菱叶,楚客春心吒蕙丛。
烟外蒹葭间倚路,波间舴艋半凌风。
江南景好游人去,二月大埋花艳红。

(0)

越中五咏·野无讌集

碧树阴浓曲沼滨,赏心何处乐游频。
东吴景物兰亭晚,西洛烟光梓泽春。
香散落梅忘怨笛,绿铺幽草妒芳茵。
风云流散苦无定,且学阳池倒载身。

(0)

代陈季若上张帅

一样官仪汉代新,乘时大手与经纶。
东南自古衣冠地,桐柏山前淮水春。

(0)

挽方通判良翰

九死穹庐我未甘,后来勿使陇西惭,明时节义多传述,柱下何人是老聃。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