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受姚黄一著先,儿家元在郡西偏。
解残珠佩迎新见,寻得金镮依旧圆。
一过馨香犹半日,再来期约本明年。
向人自有凌云意,不羡城南尺五天。
祇受姚黄一著先,儿家元在郡西偏。
解残珠佩迎新见,寻得金镮依旧圆。
一过馨香犹半日,再来期约本明年。
向人自有凌云意,不羡城南尺五天。
这首诗描绘了芍药花再次绽放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祇受姚黄一著先”,以“姚黄”比喻芍药的高贵与美丽,暗示这朵花在众多花朵中独领风骚,率先开放。接着,“儿家元在郡西偏”则通过叙述花的位置,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美好的氛围。
“解残珠佩迎新见,寻得金镮依旧圆”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花比作佩戴珠玉的女子,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强调了花朵的形态之美,即使经过了一段时间,依然保持着圆润与完整,展现出生命力的顽强。
“一过馨香犹半日,再来期约本明年”则表达了对花香持久的赞叹,以及对来年花开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
最后,“向人自有凌云意,不羡城南尺五天”两句,借花喻人,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平凡,却有着高远的理想追求,不羡慕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高位,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品格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鼌公颍川产,墓在城东隅。
顾兹一抔土,尔来千载馀。
中更几兵戈,不与荒城俱。
公计不庇身,朝议夕就诛。
我昔读公传,亦尝笑其愚。
岂有身后谋,犹能庇邱墟。
大愚见深忠,耿耿固不渝。
而况公论在,信史有特书。
自今重封植,永久期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