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路人归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
书因入洛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
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遣近高楼。
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
失路人归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
书因入洛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
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遣近高楼。
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
这首诗《初归居巢感怀》是明末清初诗人龚鼎孳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失路人归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诗人以“失路人”自比,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归途迷茫的境遇。同时,“故国秋”三字,既点明了季节,也暗含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而“不敢吊巢由”则流露出诗人对隐逸高士巢父、许由的敬仰之情,但又因现实的无奈而无法效仿,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颔联“书因入洛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运用典故,借“黄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乌为伤心改白头”一句,以乌鸦因哀伤而改变羽毛颜色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愁。
颈联“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遣近高楼”,通过明月和花枝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略带哀怨的氛围。明月象征着诗人对光明与希望的渴望,而“销画角”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梦想的破灭。花枝靠近高楼,则预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忧郁情绪。
尾联“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以台城的歌声和钟声作为背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远方,仿佛那些忧愁随着南云飘散,却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变故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深眷恋与对未来的忧虑。
盼烟堤。又春归露草,愁长江蓠。
絮语津亭,老去重分携。
玉筝弦外吟髭白,记挑灯、同剪新词。
伴翠尊、未了高谈,照花微月转窗西。
明朝布帆去远,听古岸垂杨、处处莺啼。
也应忆、菰乡旧侣,醉隐渔矶。
江上几番夜雨,怕春恨、还染薜萝衣。
正倚阑,却过飞鸿,澹烟斜日晚凄迷。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
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
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
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
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
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
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