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纬迁序,龙星见辰。纯阳在律,明德崇禋。
五方降帝,万宇安人。恭以致享,肃以迎神。
鸟纬迁序,龙星见辰。纯阳在律,明德崇禋。
五方降帝,万宇安人。恭以致享,肃以迎神。
这首诗歌颂的是古代中国的郊庙祭祀仪式,展现了当时的宗教信仰与社会秩序。从诗中可以看出祭祀活动的庄重和神圣,以及人民对于天地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鸟纬迁序,龙星见辰"描绘了一幅祥瑞降临的画面,其中“鸟纬”指的是群鸟有序排列,“龙星见辰”则是指吉祥之星出现于天际。这些都是古人观察自然现象以预测吉凶的方式,显示了诗人对宇宙秩序的认知。
"纯阳在律,明德崇禋"表达的是祭祀时日光普照、法律制度清晰以及礼仪之隆重。这里“纯阳”象征着正义与明亮,“明德”则是指君主的美好品德,而“崇禋”则是对宗庙祭祀的尊敬。
"五方降帝,万宇安人"展示了古人对于天地四方和中央的崇拜,以及通过祭祀来求得天佑国泰民安的愿望。“五方”指的是东南西北中,而“万宇”则是对世界、国家以及人民的统称。
"恭以致享,肃以迎神"最后两句强调了人们在进行祭祀活动时必须保持恭敬和肃穆的心态,以便真诚地享受神明赐予的福泽,并迎接神灵的降临。这里“恭”指的是恭敬之心,“肃”则是庄重、整齐的意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祭祀场景,传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秩序的尊崇,以及通过宗教活动来维系人与神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筑堤不拟长安沙,鸣鼓已放西曹衙。
夜游泾南鹤城北,随处幅巾宜看花。
花林高下映丛冢,池台旧属淇水家。
当时笙歌沸邻里,只今古树啼寒鸦。
先生读书洞千古,过眼富贵如春葩。
时人不识竞模拟,往往背痒连衣爬。
消忧满贮北海酒,破闷亦有南山茶。
家生小奴解新曲,时复羯鼓当轩挝。
邮筒往复方此始,一倡何止三人嗟。
诗成挥翰向落日,墨光绕笔飞玄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