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树簟凉初,露如珠,月如梳。
鸿雁无情,不带半行书。
谩倚阑干成小立,人老也,倩谁扶。
中庭梧叶待霜疏,有栖乌,夜相呼。
门外一池寒水,落芙蕖。
为问闲愁还几许,多似草,不胜锄。
西风吹树簟凉初,露如珠,月如梳。
鸿雁无情,不带半行书。
谩倚阑干成小立,人老也,倩谁扶。
中庭梧叶待霜疏,有栖乌,夜相呼。
门外一池寒水,落芙蕖。
为问闲愁还几许,多似草,不胜锄。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江神子》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西风吹树簟凉初",开篇即以秋风和初凉的竹席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微凉。"露如珠,月如梳",运用比喻,将露珠比作珍珠,月亮比作梳妆的镜子,形象地展现了秋夜的清冷之美。
"鸿雁无情,不带半行书",诗人借鸿雁不传书,寓言了离别之苦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谩倚阑干成小立",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依,倚着栏杆长久站立,感叹岁月流逝,无人扶持的苍老感。
下片转而写庭院景象,"中庭梧叶待霜疏",梧桐叶在秋霜中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有栖乌,夜相呼",乌鸦的叫声更添寂寥。"门外一池寒水,落芙蕖",池塘中的荷花凋零,水面寒气逼人,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
最后,诗人以"为问闲愁还几许,多似草,不胜锄"收尾,将愁绪比作难以铲除的杂草,形象地表达了愁绪之深重,难以排解。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传达出浓厚的秋意和深深的孤寂之情。
山射蛟冰,墙高燕麦,桃花五月难开。
魏家遗迹,石马绣深苔。
连宵羌管离亭奏,写一半江淹赋恨才。
春何在,只有风翻雨坼,前日池台。
南国嬉游此日,抛残堕钗枕簟,湖上安排。
遍种红蕖,潮动画船回。
数年不见轻罗扇,听银箭空将蜡炬催。
祝良宵好梦,个人相送,到客窗来。
一从仙去,茎上露盘折。
龙奁竞开珠锁,斜印花纹滑。
舞袖宜教薰透,莫睡屏间鸭。玉阶遥接。
著人春气,未试轻烟已频觉。
心事多随逝水,含怨凭谁说。
长记宿火温温,绣被深宵压。
近日披裘老大,荀令难重学。石肠新怯。
许辞蕉盏,静听松声扫庭雪。
江村布谷声中,陌头呕轧遥相和。
乌犍捩角,同辛共苦,走盘转磨。
龙骨翻翻,鱼鳞淰淰,云筛烟簸。
看回环往复,方轮急驶,喧竹外,斜阳堕。
忙煞晴占雨课。
盼黄云、万花齐睡,尽伊俯仰,渠侬不惜,芒鞋踏破。
芦溆中渟,柳塘外溢,亭平聊可。
料应待、水落秋深,呼倦牧,低棚坐。
江楼玉笛声凄戾,枝头翠羽惊散。
何处罗浮,山遮海隔,花与罗浮同远。流年暗转。
问香雪千岩,摧残何限。
漫妒髯苏,桄榔村外几回见。
东门祖帐珍重,一枝聊折赠,离筵箫管。
谁信但年,春风词笔,化作明妃哀怨。相逢太晚。
试执讯南鸿,香浓影淡。多恐师雄,梦魂寻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