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冰静已无波,劫世虚言莫问他。
老眼易昏书字大,醉言难谨忤人多。
山厨烟火烧红叶,水国衣裳制绿蓑。
浊富清贫分两路,高眠不管吏徵科。
心如冰静已无波,劫世虚言莫问他。
老眼易昏书字大,醉言难谨忤人多。
山厨烟火烧红叶,水国衣裳制绿蓑。
浊富清贫分两路,高眠不管吏徵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镃的作品,名为《述怀》之二。全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心如冰静已无波,劫世虚言莫问他。"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同冰一样清静,没有任何波动,对于世间的虚假之言,诗人选择不去询问和关注,这体现了诗人对外界诱惑的超然态度。
"老眼易昏书字大,醉言难谨忤人多。"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下降,即使写下的字也变得很大,而醉酒时说的言语往往不加检点,容易得罪他人。
"山厨烟火烧红叶,水国衣裳制绿蓑。" 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山中的厨房里有炊烟升起,叶子被烤得红红的,而居住在水边的地方,甚至连衣服也要用绿色的蓑衣来制作,这些细节描写传递出一种清贫而自足的生活状态。
"浊富清贫分两路,高眠不管吏徵科。"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财富和地位的看法,将世间的荣华与贫贱视为不同的道路,而自己则选择了超然物外,不去关心官府征召之事,安然享受片刻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豁达。
僻巷难通马,深园不藉篱。
青萝缠柏叶,红粉坠莲枝。
雨燕衔泥近,风鱼咂网迟。
缘君寻小阮,好是更题诗。
万树垂杨拂御沟,溶溶漾漾绕神州。
都缘济物心无阻,从此恩波处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