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州大堤行》
《荆州大堤行》全文
清 / 胡凤丹   形式: 古风

城捍兵戈堤捍水,堤亘如城固如砥。

堤防乃与城防同,能守则生不则死。

荆州形胜雄崔嵬,川源远自岷峨来。

喷雷滚雪日千里,齧噬堤岸愁倾颓。

北岸之西四万九千丈,几费缗钱逾万帑。

南岸之堤五万四千丈有余,滨江如带环田庐。

自明迄今数百载,过眼沧桑几兴废。

修举全资保障十,下隰高原供灌溉。

我来鄂渚阅五秋,年年鼓浪腾洪流。

潜沔江汉祸尤烈,天乎何酷民何尤。

民不怨天咎在吏,吏视民命如儿戏。

可怜吏饱民益饥,上干天谴降灾异。

灾异先当防未然,力之所至人胜天。

桃花春水寻常见,瓠子秋风捍卫坚。

不然徒费黄金筑,旋筑旋决嗟颠覆。

临变仓皇空补苴,百万生灵葬鱼腹。

子寿比部贻我书,大堤岌岌成沮洳。

恭陈二公勤守护,能救民患安民居。

我识斯堤高且厚,百余年来未溃口。

泰山远胜冰山坚,河伯波臣群退走。

水利水害纷无常,要凭只手澜回狂。

存亡呼吸一发系,危如累卵安苞桑。

君不见鸱鸮鸱鸮彻桑土,牖户绸缪当未雨。

愿祝澜安民举安,莫待羊亡牢始补。

(0)
鉴赏

这首清代胡凤丹的《荆州大堤行》描绘了荆州地区大堤的重要性和维护的艰难。诗中以城池和堤防相类比,强调堤防对于城市生存的关键作用,指出荆州地理位置险要,河流力量强大,堤防建设的艰辛和费用巨大。诗人感慨历史沧桑,大堤历经数百年风雨,既有造福百姓的灌溉之利,也有洪水带来的严重威胁。

诗中批评官吏对民生的漠视,导致灾害频发,表达了对官吏不尽职守的谴责。同时,诗人呼吁提前预防和积极防护,以避免临时补救造成的更大损失,提倡以实际行动挽救人民生命财产。最后,诗人赞美了那些勤勉守护大堤的官员,并以鸱鸮筑巢的寓言,警示人们要在灾难来临前做好准备,以免亡羊补牢。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展示了大堤的历史价值,也揭示了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胡凤丹
朝代:清

(?—1890)清浙江永康人,初字枫江,改字月樵,号桃溪渔隐。历任金华知府、湖北道员。归田后致力于聚书,建十万卷楼。于杭州设“退补斋书局”,刻书以精审见称。曾辑编《金华丛书》。著有《识字一隅》、《闻见录》、《乡贡录》、《退补斋诗文存》等。
猜你喜欢

喜闻天兵已临衢寇

野宿溪行各晏然,吴头楚尾接风烟。

岂知苻泽深为祟,不道柯山最近天。

境上音邮多浪语,殿前兵马是真传。

未能日报书三捷,竹簟纱厨到晓眠。

(0)

题巾山广轩次韩无咎韵

铃斋偪仄未销忧,暇日聊为帢帻游。

乔木中间藏古寺,篮舆直上得名流。

岂无云水连孤屿,亦有山林望一州。

后日玉霄峰顶去,忆经行处为回头。

(0)

曾表勋画屏

笔端水远又山长,潇洒吾宗白面郎。

荠树烟中分琐细,叶舟沙外见微茫。

不宜朝士听鸡枕,政惬幽人梦蝶床。

却恐非关毫素事,此身元住玉溪旁。

(0)

寓广教寺东轩

谁将老境觅菟裘,聊与瞿昙共一丘。

青士无多自萧散,紫君虽小亦风流。

要须憩寂有茅宇,何以落成惟茗瓯。

稳看林间上番笋,惜无馀地可通幽。

(0)

送晁恭道侍郎守临川

才猷表表自名卿,何况传家烜赫声。

道院老人真乃祖,雪堂高弟是诸兄。

一牛鸣地正接迹,五马行时尤见情。

拟岘登临试回首,小轩应记碧山横。

(0)

尝建茗二首·其二

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

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

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

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