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随诗瘦,波光际野空。
行装秋思里,情话雨声中。
无补身如赘,多愁鬓似蓬。
惟馀沧海兴,酒后忆郫筒。
山色随诗瘦,波光际野空。
行装秋思里,情话雨声中。
无补身如赘,多愁鬓似蓬。
惟馀沧海兴,酒后忆郫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括苍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山色随诗瘦,波光际野空”,以“瘦”形容山色,赋予山川以人的特质,仿佛山川也随着诗人的思绪而变得清瘦,与广阔的田野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接着,“波光际野空”则通过波光与天空的连接,营造出一种辽阔无垠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开阔而宁静的世界。
颔联“行装秋思里,情话雨声中”,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在秋天的行装中,诗人似乎沉浸在对过往岁月的思考之中;而在雨声中,他与朋友交谈,情感交流更加细腻而深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无补身如赘,多愁鬓似蓬”,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嘲与无奈。他觉得自己如同多余的负担,身体沉重;同时,白发丛生,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无情与内心的忧愁。这种自我反思,透露出一种超脱而又略带悲凉的人生观。
尾联“惟馀沧海兴,酒后忆郫筒”,以“沧海兴”象征着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而“酒后忆郫筒”则暗示了诗人借酒消愁,但心中仍怀念着某种特定的美好回忆或情感。这一联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个人情感以及人生哲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生命体验,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的作品。
插天翠嶂,问何年飞出,神峰灵阙。
眼底诸峦齐俯首,绝似佳人独立。
峭壁猿惊,危崖鸟叹,拔地七千尺。
碧空寥廓,海光云影遥接。
谁信仙侣相携,飘然来玉府,清辉同挹。
极目更穷千里外,惟见四山如雪。
涤尽闲愁,浑忘尘虑,便与诸天说。
华鬘他日,乘风重叩阊阖。
飞阁凌霄起,川原一望收。
野云开列岫,远水见行舟。
花与诗篇丽,松将琴韵幽。
晋唐遗迹在,千载续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