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海棠和友人朱勿轩韵四首·其三》
《秋海棠和友人朱勿轩韵四首·其三》全文
清 / 刘天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春宵争喜照红妆,谁解三秋亦信芳。

吟赏名花须冷眼,俗情空有热中肠。

(0)
鉴赏

这首诗以秋海棠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世俗情感的反思。

首句“春宵争喜照红妆”,描绘了春天夜晚的美景,花朵在月光下绽放,如同穿着红装的少女,充满生机与喜悦。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花朵赋予了人的特质,展现出春天的热闹与美丽。

次句“谁解三秋亦信芳”,则转向了秋天的景色,虽然秋天的花朵不如春天那样繁盛,但它们依然散发着芳香,展现了坚韧的生命力。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似乎在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或欣赏到秋天花朵的美,这句诗表达了对秋天花朵默默奉献精神的赞美。

第三句“吟赏名花须冷眼”,强调了欣赏自然之美时应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这里的“名花”既指春天的花朵,也暗含了秋天的花朵,意味着无论季节如何更替,名花总是值得我们去欣赏。而“冷眼”则意味着在欣赏时不应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而要深入理解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一句“俗情空有热中肠”,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述。诗人认为,人们往往容易被世俗的情感所驱动,追求表面的繁华和热闹,却忽视了真正值得欣赏和思考的事物。这里的“俗情”指的是那些肤浅、浮躁的情感,而“热中肠”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内心因追求这些俗情而变得热烈、急躁的状态。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真正艺术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对浮躁社会风气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花秋月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更蕴含了对人生、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洞察。

作者介绍

刘天谊
朝代:清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实斋徙居于青县温褚村(今属沧县)。弱冠游泮,秋闱屡试不售,遂绝意进取,肆力于古文辞。与朱煌号称二杰,著有《同野堂诗文集》。其诗见于《津门诗抄》。
猜你喜欢

九日亭·其一

峥嵘栋宇压巍峨,九日游人自在过。

凤翅冈高围海国,龙鳞松古蘸烟萝。

齐山景色知难比,彭泽风光几倍多。

每上醉来开口笑,幽香无奈菊花何。

(0)

题林遂之真意亭

结亭纳虚豁,崔嵬进南山。

南山有佳致,白云多往还。

繁英粲秋篱,幽芳复相关。

浊醪对之饮,超此神虑闲。

至乐岂外求,妙象非言间。

妙哉靖节风,千载君能攀。

(0)

题王法师房

应有列仙至,观当灵洞安。

月萝春长蔓,风竹暮生寒。

印下鬼神役,鼎交龙虎欢。

寻常应缘外,多把异书看。

(0)

喜蒋德瞻还里

为官三载馀,所得是清虚。

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

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疏。

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

(0)

周南仲挽词

志以古人期,今人焉得知。

学非无用处,命自不逢时。

华省官如梦,闲居谤亦随。

丧君于此日,师友最相悲。

(0)

陈西老母氏挽词

八十馀年寿,孀居备苦辛。

成家无别物,有子作诗人。

远客移书吊,新坟得佛邻。

秋堂挂遗像,癯若在时身。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