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虽收霁,清淮更渺茫。
地形真水府,波面似钱塘。
云日侵衣淡,天风入袖凉。
轻舆过南岸,转觉近家乡。
积雨虽收霁,清淮更渺茫。
地形真水府,波面似钱塘。
云日侵衣淡,天风入袖凉。
轻舆过南岸,转觉近家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积雨虽收霁,清淮更渺茫”中,“积雨”指连续的雨水,“收霁”则是雨后的晴朗天气,而“清淮”指的是淮河的清澈水流,“渺茫”形容水面宽广而迷离,给人一种遥远和深邃的感觉。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淮河在雨后的宁静与辽阔。
接着“地形真水府,波面似钱塘”一句中,“地形真水府”强调了当地的地理特征,是个汇聚水流之处,而“波面似钱塘”则是将淮河的波光比作钱塘江(今浙江杭州西湖内)著名的涟漪,显示出诗人对南北两地风光的熟悉和深刻的观察。
第三句“云日侵衣淡,天风入袖凉”描绘了秋季的气候特点,“云日侵衣淡”形容薄云覆盖,阳光透过云层照在身上,使得衣服上隐约可见一丝温暖,而“天风入袖凉”则写出了微风穿过衣袖带来的清凉感觉。这里通过对气候的细致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切感。
最后,“轻舆过南岸,转觉近家乡”一句中,“轻舆”是指轻便的小车,而“过南岸”则是在说经过河流的南岸。这里“转觉近家乡”表达了诗人在经过这片熟悉景色时,内心对家乡的思念愈发强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气候变化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以及旅途中对于家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