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淮》
《过淮》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积雨虽收霁,清淮更渺茫。

地形真水府,波面似钱塘。

云日侵衣淡,天风入袖凉。

轻舆过南岸,转觉近家乡。

(0)
注释
积雨:连绵的雨。
霁:雨后放晴。
清淮:清澈的淮河。
渺茫:辽阔无边。
真:如同。
水府:水中的宫殿,形容地势低洼像水底一样。
似:仿佛。
钱塘:古代中国著名的河流,以宽阔的水面著称。
侵衣:映照在身上。
淡:光线柔和。
天风:自然的风。
凉:凉爽。
轻舆:轻便的车。
南岸:河流的南边。
转觉:忽然感到。
近家乡:接近家乡。
翻译
尽管连绵的雨已经停歇,清澈的淮河水面更加辽阔无边。
这里的地形如同水府,波光粼粼仿佛钱塘江的景象。
云朵和阳光映照在身上,光线柔和,微风吹过袖口带来丝丝凉意。
乘坐着轻便的车驾驶过南岸,我忽然觉得离家乡越来越近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积雨虽收霁,清淮更渺茫”中,“积雨”指连续的雨水,“收霁”则是雨后的晴朗天气,而“清淮”指的是淮河的清澈水流,“渺茫”形容水面宽广而迷离,给人一种遥远和深邃的感觉。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淮河在雨后的宁静与辽阔。

接着“地形真水府,波面似钱塘”一句中,“地形真水府”强调了当地的地理特征,是个汇聚水流之处,而“波面似钱塘”则是将淮河的波光比作钱塘江(今浙江杭州西湖内)著名的涟漪,显示出诗人对南北两地风光的熟悉和深刻的观察。

第三句“云日侵衣淡,天风入袖凉”描绘了秋季的气候特点,“云日侵衣淡”形容薄云覆盖,阳光透过云层照在身上,使得衣服上隐约可见一丝温暖,而“天风入袖凉”则写出了微风穿过衣袖带来的清凉感觉。这里通过对气候的细致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切感。

最后,“轻舆过南岸,转觉近家乡”一句中,“轻舆”是指轻便的小车,而“过南岸”则是在说经过河流的南岸。这里“转觉近家乡”表达了诗人在经过这片熟悉景色时,内心对家乡的思念愈发强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气候变化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以及旅途中对于家的思念。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其十三禳厌第二十四

扬兵吉,顿在九天方。诸恶不成加喜气。

更宜上将见恩光,安得有乖张。

(0)

鸡声闹·其三

鸦鸣噪,无故噪城营。

此是用兵灾欲起,人家被噪有凶情,祸发不安宁。

(0)

兵要望江南·其一占树第十六

城中树,忽然总萎黄。

威气助吾军必胜,阴神佑我必成强,主将喜非常。

(0)

兵要望江南·其四十八占日第十一

日色异,黄赤病之源。

色若白时多死兆,更兼兵起祸凶年,疾疫凑来缠。

(0)

颂·其一

三十年来住子湖,二时粥饭气力粗。

无事上山走一转。试问时人会也无。

(0)

恩深转无语,怀抱自分明。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