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遥听景阳钟,夜静江空敛雾容。
归梦不成明月上,故园相近两高峰。
江干遥听景阳钟,夜静江空敛雾容。
归梦不成明月上,故园相近两高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江东门泊舟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孤寂的氛围。
首句“江干遥听景阳钟”,诗人站在江边,远处传来景阳宫的钟声,这钟声悠长而遥远,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人带入了一种历史的沉思之中。景阳钟声,既是时间的标记,也是空间的延伸,它跨越了现实与梦境的界限,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宁静。
次句“夜静江空敛雾容”,夜色深沉,江面寂静,雾气渐渐消散,展现出一片清朗的景象。这里的“敛雾容”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雾的消散象征着迷雾般的困扰被驱散,心灵得以释放,达到了一种纯净的状态。
第三句“归梦不成明月上”,尽管诗人渴望回到故乡,但梦却难以成真,只有明亮的月光洒在江面上,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柔的光辉。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所带来的无奈与怅惘。
最后一句“故园相近两高峰”,诗人想象中,故乡并不遥远,甚至就在眼前,那两座高耸的山峰仿佛触手可及。这种强烈的视觉形象,既是对故乡的深情呼唤,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归属感的强烈渴望。在这样的景象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泊舟江东门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外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诗中的景物与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意境,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思考。
老融弃发逃于禅,胸藏丘壑身林泉。
时拈寸草幻墨汁,惨淡咫尺生风烟。
尤工画牛古绝比,不特形似真神全。
平生知己一攻愧,惜墨如命诗犹传。
至今鄞人怀片纸,如护圭璧珠玑然。
陈生少壮曾入室,妙处已觉墙及肩。
岸痕树影彷佛地,云阴雨气冥濛天。
寒禽立背渡浅水,野葑没足行淤田。
砺角思斗力居尾,倚木揩痒势拥前。
或沿草径逐群去,或傍茅檐抱犊眠。
如何尽得此态度,前身想住桃林边。
世人贵耳不贵目,呜呼此画空尔妍。
我方求之不论钱,卷收更阅三十年。
欲寻此老不可得,摩挲陈迹方争怜。
野人无别事,故得坐空林。
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
铎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
不敢邀芳屣,因闲傥一寻。
秋空何太高,秋风何太清。
秋露何太皎,秋月何太明。
秋山有素期,秋水莫间盟。
力此久病身,试上高高亭。
上欲驾扶摇,下欲跳清泠。
手持紫玉箫,跨鹏或骑鲸。
时吹复时止,霄壤随纵横。
回首天上人,见我呼友生。
我言你能许我三百六旬无一日之不秋,则我亦许你从此为逍遥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