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
《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全文
宋 / 赵师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野人无别事,故得坐空林。

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

铎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

不敢邀芳屣,因闲傥一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píngshānshūchéngzhōngzhūyǒu
sòng / zhàoshīxiù

rénbiéshìzuòkōnglín

huángjuànháiqīngliánwèixīn

duóyīnshān殿diànjìngyíngyǐngshíchíshēn

gǎnyāofāngyīnxiántǎngxún

注释
野人:乡野之人。
无别事:没有其他事情。
故:所以。
坐空林:在空寂的林中闲坐。
黄卷:泛黄的书卷,指佛经。
铺日:洒满阳光。
青莲:佛教用语,象征佛法。
未悟心:内心尚未领悟佛法。
铎音:寺庙里的钟声。
山殿:山中的寺庙。
静:安静。
萤影:萤火虫的光影。
石池深:石池深邃。
邀:邀请。
芳屣:美女的鞋子,代指佳人。
因:因为。
闲傥:闲适、随意。
一寻:随意走走。
翻译
乡野之人没有其他事务,所以能在此空寂的林中闲坐。
整天研读佛经,阳光洒在书页上,我内心却仍未领悟佛法。
山中的寺庙静悄悄,只有敲钟的声音回荡,石池边萤火虫的光影幽深。
我不敢贸然邀请佳人来访,只是因为闲暇,想随意走走寻找一些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描绘了作者在宁静的山林中独自阅读的情景。首句“野人无别事”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纷扰,专注于读书的生活状态。他选择在空林之中静坐,享受黄卷(泛指书籍)陪伴的日光,显示出对知识的热爱和内心的平静。

“青莲未悟心”暗喻诗人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尚未完全领悟其中深意,暗示了读书的深入与探索。接着,诗人通过“铎音山殿静”描绘出山中寺庙的寂静,只有钟声回荡,增添了禅意和清幽的氛围。

“萤影石池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萤火虫的微光照亮了石池,显得深邃而神秘。最后,诗人表达出对朋友的思念,但又因为忙于读书,只能借此机会邀请他们“因闲傥一寻”,若有机会,希望能与朋友们共度一段悠闲时光。

整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读书人的生活情趣,寓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雅趣。

作者介绍
赵师秀

赵师秀
朝代:宋   号:灵秀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70~1219年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猜你喜欢

舟中重阳次至德韵

舟泊渡头别路长,况逢重九寓他乡。

一江波影依谁碧,两岸菊花为我黄。

凉露沾衣唫里句,轻风落帽醉边觞。

客中也得清平乐,万岁惟应祝圣王。

(0)

上贤侯祷雨有应

圣代安边信有神,阴灵也为作为臣。

祸淫岂害称慈母,福善偏能爱子民。

一水祷来晴亦雨,群鱼跃处暖生春。

贤侯此日慇勤谢,曾借馀波洗旱尘。

(0)

早朝谢恩即事

玉河桥畔夜将阑,流水声中月半弯。

几曲清歌赓乐府,一天光景净尘寰。

六龙驾下丹霄近,五凤楼前玉笋班。

共拜丹墀瞻咫尺,感恩犹恐报恩难。

(0)

送林省祭还乡

乌纱才见一冠峨,画鹢俄闻两棹歌。

淮水北来开冻早,越山南去受春多。

不须歧路萦新柳,好向家林养旧柯。

榱桷栋梁均有用,棆才未必计如何。

(0)

途次闻蝉

声咽高低拨不平,凄凄浑似诉平生。

缓随风势千般巧,暗逐花香一味清。

杨柳曲中时弄笛,鹿鸣歌里听吹笙。

虽然树底栖鸣隐,争似鹏抟九万程。

(0)

西王母哀十首·其二

翠水烟笼万里程,跨鸾飞去不归宁。

千年风景虽云乐,一段姻缘恨未成。

何处寒炉呼嫂嫂,当年谐老仰卿卿。

而今却与夫君别,翠水烟笼万里程。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