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夔儿》
《夔儿》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夔儿三岁馀,苦为无母儿。

起居依大母,饱食但知嬉。

下庭拾枯竹,促步驱邻鸡。

苔滑不受鞋,蹶足沾烂泥。

有时弄瓦草,手面常污黧。

见羊辄呼马,捲裤便思骑。

偶闻阿兄读,向隅学唔咿。

记诵杂零星,牵扯诗书辞。

娇慧皆可怜,爱惜宁讳私?

所悲汝母死,襁褓尚无知。

不能鞠汝身,看汝成立时。

汝裈短及膝,犹汝母所为。

竟劳汝大母,为汝缝续之。

招来抱诸膝,抚顶潜涕洟。

吾鳏往谁告,藉汝聊解颐。

峥嵘此头角,愿汝骍弗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失去母亲的三岁孩童的生活境况和内心世界,充满了对亲情的渴望与对母亲的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孩童在祖母关怀下的生活片段,以及他对母亲的思念。

“夔儿三岁馀”,开篇点明了孩童的年龄和特殊的身份——失去了母亲的孩子。“苦为无母儿”,直接表达了失去母亲的痛苦和无助感。

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生活场景,如“起居依大母”、“下庭拾枯竹”、“有时弄瓦草”等,描绘了孩童在祖母身边的生活状态。这些日常活动不仅体现了孩童的天真无邪,也反映了祖母对他的照顾与陪伴。

“见羊辄呼马,捲裤便思骑”,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孩童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模仿行为,虽然这些模仿可能并不符合现实,却能反映出孩童的想象力和探索欲。

“偶闻阿兄读,向隅学唔咿”,孩童在祖母的怀抱中,偶尔听到哥哥读书的声音,便模仿着发出咿呀之声,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家庭成员的亲近。

“记诵杂零星,牵扯诗书辞”,孩童虽然年纪尚小,但已经开始接触书籍,通过记忆和模仿学习文字和诗句,展现了他的学习能力和对文化的初步接触。

“娇慧皆可怜,爱惜宁讳私?”表达了对孩童的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失去母亲的深深同情。

“吾鳏往谁告,藉汝聊解颐”,诗人以自己的身份自述,表达了作为父亲的孤独和对孩子的依赖,通过孩子带来的一丝慰藉。

最后,“峥嵘此头角,愿汝骍弗犁”,寄托了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同时也表达了对失去母亲的遗憾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孩童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力量,同时也蕴含了对失去亲人的哀伤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对妓

百岁光阴不久看,人生几度十分欢。

琵琶一曲颜如玉,月下花前劝酒乾。

(0)

酬陈于见

岭海传经客,酬余招隐篇。

侧冠初识面,倒屣一谈玄。

寓目春山外,探幽水竹边。

丝桐为君奏,明月满江天。

(0)

送龙门宗人殿凤山始祖墓还里

柳陌薰风蚤,笙歌满画堂。

花明春肃祀,云集雁成行。

山拥龙门壮,潮生凤岭长。

莫须悲去住,咫尺是江乡。

(0)

咏于

马踏旗枭主将雄,参谋帷幄赞精忠。

岳王坟上西湖月,照见英灵泣冷风。

(0)

铜雀妓

层台在漳河,遥望蓬莱阙。

君王相往来,靓妆待明月。

月出耿夜光,轻风飏流黄。

便逐浮云起,何能梦高唐。

昨日邺城隅,游冶者谁子。

金镮双凤凰,欲买朱丝履。

履卖未足珍,寄言遗所亲。

青楼若生女,莫作漳台人。

(0)

陪给谏岘山夕酌

锦瑟瑶尊送夕晖,城头钟漏渐稀微。

回车莫怯溪云暗,自有明珠照乘归。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