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近悬崖屋,阴阴草木青。
自言山底住,长向月中耕。
晚雨无多点,初蝉第一声。
煮茶归未去,刻竹为题名。
瀑近悬崖屋,阴阴草木青。
自言山底住,长向月中耕。
晚雨无多点,初蝉第一声。
煮茶归未去,刻竹为题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白云山的山民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瀑近悬崖屋,阴阴草木青”以瀑布近邻悬崖之屋,周围草木葱郁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自言山底住,长向月中耕”两句,通过山民自述其居住环境和耕作时间,进一步强调了其与世隔绝、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晚雨无多点,初蝉第一声”描绘了傍晚时分,细雨稀疏,初夏蝉鸣的情景,细腻地表现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煮茶归未去,刻竹为题名”则展现了山民闲适的生活态度,煮茶待客,或是在竹上刻字留念,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民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境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