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其一》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

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

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

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0)
注释
饥蚕:形容非常饥饿的蚕。
宛转:形容动作不稳或心情不安。
自持:自我控制。
食蚕声:蚕吃桑叶的声音。
无复知:不再有感知。
老蚕:年老的蚕。
矫首:抬头。
三蚕意:画中的三只蚕所表达的寓意。
使者:传达信息的人。
翻译
饥饿的蚕还未得到食物,翻来覆去无法自控。
蚕吃桑叶的声音像雨滴落,只顾着吃却不再有知觉。
年老的蚕不再进食,抬头似乎在深思什么。
你画了三只蚕的图,却不知这使者是谁所派来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蚕儿觅食的情景和画家王生所画三蚕的寓意。首句“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生动地刻画了饥饿的蚕儿因无法觅食而扭动挣扎的状态。接下来,“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蚕儿大量进食时的声音,仿佛连绵的雨声,然而它们沉浸在吃食中,浑然忘我。

“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则转向了画面中的老蚕,它不再进食,而是抬头凝望,似乎在深思。诗人借此暗示画中的老蚕可能寓言着某种哲理或故事,引发观者的思考。

最后两句“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诗人直接点出画作的主题,询问画中三只蚕究竟象征何种使者,引人遐想,也表达了对王生画艺的赞赏以及对画中深层含义的好奇。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农事文化的关注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上执政

廊庙无尘鉴色寒,私门谁启手亲关。

万邦和气君臣里,一代文章伯仲间。

多士扬眉诣东閤,真人拱手倚南山。

青天白日才亭午,不遣云随霰雪还。

(0)

偶得佳酒分寄陈巨中

南岳夫人绿酒春,近来未及玉膏醇。

穆生不许聊须强,他日瀛洲是故人。

(0)

泥滑滑

泥滑滑,日已西。

泥深屦滑涴征衣,征衣涴尽不肯归。

分明数声行不得,请君更听鹧鸪啼。

(0)

冬夜忆谦之

忽忆夫君阻笑言,出门南望欲飞翻。

孤诚隔水初浸夜,画角因风自入村。

短句有时随意得,古心近日与谁论。

未除习气君应哂,月冷梅香易断魂。

(0)

半开梅

含情笑不言,政是多情处。

参得个中禅,此事尝分付。

(0)

以诗句咏梅.老枝横出数花新

荒山俄积玉,老蚌忽明珠。

惟是据枯槁,年来一字无。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