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盗弃端砚一首》
《又盗弃端砚一首》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衣孔履世犹钦,此砚随公岁月深。

璞美止缘鸲眼□,价高不数袅蹄金。

虬髯尚破偷儿胆,麟笔曾诛贼子心。

今代安知无隽尹,传经决狱肯披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òudàoduānyànshǒu
sòng / liúzhuāng

kǒngshìyóuqīnyànsuígōngsuìyuèshēn

měizhǐyuányǎn□,jiàgāoshùniǎojīn

qiúránshàngtōuérdǎnlíncéngzhūzéixīn

jīndàiānzhījùnyǐnchuánjīngjuékěnjīn

注释
□:此处可能缺失文字。
孔履:简朴的鞋子。
钦:尊敬。
此砚:这方砚台。
随公:伴随您。
岁月深:时间长久。
璞美:天然之美。
鸲眼:鸟名,这里指对美的鉴赏。
袅蹄金:形容价值昂贵的马蹄金。
虬髯:卷曲的胡须,形容人威猛。
偷儿胆:盗贼的胆量。
麟笔:珍贵的毛笔,麟指吉祥。
贼子心:恶人的内心。
隽尹:杰出的官员。
传经决狱:传授经典并判决案件。
肯披襟:愿意坦诚相待。
翻译
穿着朴素衣物过一生,这方砚台伴随你多年深深沉。
砚台之美只因鸲眼的认可,价值高昂胜过袅袅马蹄的黄金。
即使虬髯也能震慑盗贼,麟笔曾令恶人丧胆。
如今谁能预料未来无才俊,传授经典判案是否依然坦诚相见。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砚台的诗歌,通过对砚台的形容,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尊重和热爱。"□衣孔履世犹钦"表明砚台质地坚固,经历了长时间的使用还被后人所珍视。"此砚随公岁月深"则进一步强调这块砚与诗人的情感深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日渐深厚。

"璞美止缘鸲眼□"中的"璞"可能指的是砚上的装饰或是砚台本身的光泽,而"鸲眼"则是一种石头的名称,这里用来形容砚台的质地和外观。"价高不数袅蹄金"表达了这块砚台价值非凡,不只是普通黄金可以比拟。

"虬髯尚破偷儿胆,麟笔曾诛贼子心"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的故事,比喻诗人在书法上也具有很高的造诣和艺术地位,能够镇压住那些不良的情绪。

最后两句"今代安知无隽尹,传经决狱肯披襟"则表明诗人对这块砚台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它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一种精神寄托,能够帮助诗人在艺术上做出决断。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砚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物件的价值,还透露出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专业造诣。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重九·其一

旧日重阳节,唯寻面米春。

忽经时到眼,但觉老随人。

白发虽多难,黄华不厌贫。

登高本无意,踪迹愧红尘。

(0)

次韵李希颜同知登吴山有感

凤舞龙飞运已更,江流难挽几伤情。

荒陵鸟雀声如怨,故国风云气不平。

冠盖偶然寻胜地,旌旗且莫指边城。

登高别醉黄花酒,更拟重阳一日晴。

(0)

与颢元白宿南山

南山夜雨曾同听,梦隔声分二十年。

今雨复来听复共,白头窗里一灯前。

(0)

与董子章宿江上

啼螀力尽月初斜,客鬓因秋半欲华。

霜气著人唯隔纸,滩声聒梦即浮槎。

伤歌宁戚牛谁饭,懒性嵇康虱自爬。

明日风烟各回首,江头红叶胜开花。

(0)

题镇海楼

斯楼屡易名,一上一伤情。

白屋多为戍,青山半作城。

雨中春树出,风里晚潮生。

亦有归鸦早,闲鸣四五声。

(0)

题竹

一夜竹窗雨,秋声入梦闻。

都将枝上泪,洒遍九疑云。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