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
吾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
出入蓬山里,逍遥伊水傍。
伯鸾游太学,中夜一相望。
落日悬高殿,秋风入洞房。
屡言相去远,不觉生朝光。
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
吾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
出入蓬山里,逍遥伊水傍。
伯鸾游太学,中夜一相望。
落日悬高殿,秋风入洞房。
屡言相去远,不觉生朝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长安城中的生活画面。"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表达了长安作为当时国际都市的繁华与辽阔,东市街是众多商贾云集之地,街道延伸最远,显示出长安的商贸活力和国际气派。"吾生美无度,高驾仕春坊"则透露出诗人对自身生命美好无比的感慨,以及他所处的社会地位,"高驾"可能指的是担任高级官职,"仕春坊"则是诗人在朝廷中的职责。
"出入蓬山里,逍遥伊水傍"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趣,他经常游走于长安郊外的自然环境中,与友人一起享受清净的水边时光。"伯鸾游太学,中夜一相望"则是说到诗人与朋友在太学(古代官立学校)里游历,即使到了深夜,也会不时仰望星空,感叹友情。
"落日悬高殿,秋风入洞房"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壮丽景象,以及秋天微凉的风吹进室内的情境。最后两句"屡言相去远,不觉生朝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时间流逝,转眼又到早晨,却不知不觉中朋友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唐代都会生活的繁华与闲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