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杰侍者还乡》
《送杰侍者还乡》全文
宋 / 释昙华   形式: 古风

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

相从今四载,徵诘洞无痕。

虽未付钵袋,气宇吞乾坤。

却把正法眼,唤作破沙盆。

此行将省觐,切忌便垛根。

吾有末后著,待归要汝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jiéshìzhěháixiāng
sòng / shìtánhuá

chètóudāngyángkuòdǐngmén

xiāngcóngjīnzǎizhǐjiédònghén

suīwèidàitūnqiánkūn

quèzhèngyǎnhuànzuòshāpén

xíngjiāngshěngjìnqiè便biànduògēn

yǒuhòuzhùdàiguīyàoz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昙华赠送给杰侍者的送别之作。首联“大彻投机句,当阳廓顶门”表达了对杰侍者深谙佛法、悟性高超的赞赏,"大彻"指彻底领悟,"投机"暗指他能迅速把握佛法精要,"当阳廓顶门"则比喻他的智慧如同阳光普照,直指人心。

颔联“相从今四载,徵诘洞无痕”回顾了两人四年的共同修行时光,"徵诘"即问答,"洞无痕"形容杰侍者的见解深刻且不留痕迹,显示其在佛法上的深厚造诣。

颈联“虽未付钵袋,气宇吞乾坤”进一步赞美杰侍者的非凡气质,"未付钵袋"意味着他尚未正式受戒出家,但其胸怀壮志如同天地般广大。

尾联“却把正法眼,唤作破沙盆”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对佛法的理解,"正法眼"象征佛法真谛,"破沙盆"则借指世俗之见,暗示杰侍者能超越凡尘,看透事物本质。

最后,诗人提醒杰侍者此次返乡应谨慎行事,“切忌便垛根”,意为避免执着于过往,保持一颗清明之心。并表示自己还有未尽的教诲,期待杰侍者归来后遵循。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含深意,既表达了对杰侍者的敬仰和祝福,也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与悟性的修行理念。

作者介绍

释昙华
朝代:宋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寄和竹所叔摄慈溪税官二首·其二

半夜愚翁挟北山,头衔休系旧时官。

风云失手剑光冷,霜雪满头衣带宽。

归去荒园三径菊,相期晏岁九皋兰。

年年江上风涛恶,不上严陵七里滩。

(0)

郴江百咏·其七十七尊胜寺

老僧不复识丛林,只说幽栖是息心。

可惜一溪东去水,更无轩石称登临。

(0)

郴江百咏·其十八绿净堂

绿如青草净如渊,远近山光上下天。

有客凭栏若相问,为言此处似蒸川。

(0)

郴江百咏·其八十四窊樽

山中闻有酒官泉,复有窊樽在水边。

荆楚人皆喜群饮,见时应有口流涎。

(0)

华亭百咏·其八十三净居院

明眼知何在,山门久寂然。

宗风未沦替,还喜一镫传。

(0)

闺怨

房栊微雨过,虫思草根深。

门外青苔色,无人闲到今。

换衫依暮冷,开镜倚秋心。

别意犹能在,应来梦里寻。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