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郴江百咏·其十八绿净堂》
《郴江百咏·其十八绿净堂》全文
宋 / 阮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绿如青草净如渊,远近山光上下天。

有客凭栏若相问,为言此处似蒸川。

(0)
翻译
绿色深如青草,清澈如深渊一般
远处近处的山色与天空连成一片
注释
绿:形容颜色翠绿。
如:如同。
青草:绿色植物,这里形容颜色。
净:清澈。
渊:深渊。
远近:远处和近处。
山光:山的颜色或景色。
上下天:指山脉与天空连成一片。
有客:有访客。
凭栏:靠着栏杆。
若:如果。
相问:询问。
为言:回答说。
此处:这里。
似:像。
蒸川:蒸汽弥漫的河流,形容水汽蒸腾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绿如青草净如渊"一句中,"绿"指的是山林的颜色,"青草"则是对景物的一种温柔描写,而"净如渊"则形容水的清澈,"渊"字更增添了一份深邃感。整体上,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绿色与清澈的水面并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远近山光上下天"一句,则是从视觉和空间的角度来描绘山光变化的壮观。"远近"二字指代不同的距离,而"山光"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概括,"上下"则形容光线在高空与地面之间的流动。这句诗通过山光的变换,传递了时间流逝和空间广阔的感觉。

第三句"有客凭栏若相问",则是引入人物的行动。"有客"意味着有人来到这里,"凭栏"则描绘出这个人的动作,而"若相问"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交流和对话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不仅仅是在描写景色,更是在传达一种情感与交流。

最后一句"为言此处似蒸川"中,"为言"表明了客人的感慨,而"此处"则是指代诗中的这片自然环境。"似蒸川"则是一种比喻,将这里的景致比作古人笔下的美丽之地——蒸川。这句话既强化了景色的美好,也传递出诗人或游客对这片风光深深赞赏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作者介绍
阮阅

阮阅
朝代:宋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生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猜你喜欢

雪夜邦相过斋中小集四首·其二

不谓山斋雪,能来侍从臣。

谈诗双郢客,和曲几巴人。

玉笛生春早,金尊促夜频。

晓来飞舄处,瑞气满枫宸。

(0)

送友人游边

怜君随汉将,策马度燕台。

六郡风沙合,三边雨雪催。

边笳秋色远,羌笛夜声哀。

来岁看花节,还听草檄回。

(0)

长至后三日幼于斋头对菊同张使君陈文学周山人陆孝廉即席分赋得寒字

节已过长至,花犹耐早寒。

似忻彭泽采,偏称汨罗餐。

袅袅团霜砌,亭亭立露盘。

何当撷千朵,烂醉赤栏干。

(0)

挽赵别驾汝申四首·其四

蘧然孤蝶寝,忽到夜台傍。

别墅丛青桂,空斋翳白杨。

星沈南极杳,天入大罗长。

一尉何须恨,修文正拜郎。

(0)

自严滩至新安途中纪兴十首呈司马汪公·其五

树色逶迤合,山光次第来。

岸疑夸父坼,厓似巨灵开。

蜀客迷三峡,闽人话七台。

移舟傍鸥鹭,此夕漫惊猜。

(0)

秋日湖庄八首·其三

素发垂垂近,青阳去去多。

霜檐飘橡栗,雨壁上藤萝。

越女红莲棹,吴侬白苧歌。

翛然车马绝,曳杖步山阿。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