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随汉将,策马度燕台。
六郡风沙合,三边雨雪催。
边笳秋色远,羌笛夜声哀。
来岁看花节,还听草檄回。
怜君随汉将,策马度燕台。
六郡风沙合,三边雨雪催。
边笳秋色远,羌笛夜声哀。
来岁看花节,还听草檄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送友人游边》。诗中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边疆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之情。
首句“怜君随汉将,策马度燕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友人如同古代的将领一般,骑着骏马穿越燕台,踏上征途。这里运用了“汉将”的典故,既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寄托了对友人勇敢、坚韧精神的赞美。
接着,“六郡风沙合,三边雨雪催”两句,通过描绘边疆恶劣的自然环境,渲染出友人旅途的艰辛与危险。六郡之地,风沙肆虐;三边之地,雨雪交加,这样的环境不仅考验着友人的身体,更考验着他的意志。
“边笳秋色远,羌笛夜声哀”则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凄凉景象。边笳声声,秋色渐远,羌笛在夜晚哀鸣,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孤独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友人离别时的伤感与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来岁看花节,还听草檄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期待在来年的花开时节,能够听到友人平安归来的好消息,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安全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勇敢前行的鼓励,也有对边疆艰苦生活的感慨,更有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深深祝愿,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重叠兵荒,苍茫天问,剩君矮屋如舟。
青眼高歌,赤眉新史,举家儿女蓬头。
桂湖招隐,又归路、西风送秋。
故乡无梦,门外湘漓,一样横流。崔杨转转恩雠。
唐家此例,蜀局谁收。
刀上生涯,火边尸气,一城鲍照新愁。
休休居士,幸历劫、休庵未休。
此身何托,南北争椿,蛋壳神州。
天在玉壶中,自唐年、已照旭川春晓。
杨柳绿于人,青钱外,依旧浓烟梳扫。
田田弄影,风裳入夏迎苏小。
叶上明珠花上雨,心上美人香草。
凉云一片潇湘,念夫君,曾读离骚未了。
侬也梦西华,蓬莱殿、今问采芳谁到。前生路渺。
一樽官阁云廊悄。
此时人间乾净地,却笑主人来少。
明日花朝,今朝百花晴晓。
纸钱飞,秧水霁,山山啼鸟。
爱俊影,新裁凤皇绫子,溪上夹衣齐照。
一碧烽烟,满茫茫十洲三岛。事万种,愁肠先绕。
上河图,春社醉,新亭人少。
梦未稳,明年海棠红候,惟有杜鹃知道。
曾几何时,记吹花小巷,踏月斜街。
醉题酒家楼上,侠气仙才。
软红如雾,又玉骢、踪迹难猜。
收拾起、英雄旧泪,黄金铸到丰台。
因甚落魄蛮江,但书因雁误,梦与鸳乖。
香名料提伊口,笛伴筝侪。
春愁海样,费工夫、占得些来。
侬只恨、朱帘天半,东风多事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