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柳丝长挂玉栏,不须惆怅百花残。
还知三月春虽晚,好从金舆看牡丹。
御柳丝长挂玉栏,不须惆怅百花残。
还知三月春虽晚,好从金舆看牡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宫中春日游乐的画面,通过对御园中柳丝和牡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御柳丝长挂玉栏,不须惆怅百花残。" 这两句开篇先设定了一个皇家园林的场景,其中“御柳”二字即点出了环境的高贵,"丝长挂玉栏"则形象地描绘出柳丝随风轻拂而下,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而“不须惆怅百花残”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的珍视,不必为即将凋谢的其他花朵感到惆怅。
"还知三月春虽晚,好从金舆看牡丹。" 这两句则是对时间和观赏对象的转换。“还知”表明诗人对时节的敏感和把握,“三月春虽晚”暗示了春天虽然已经较晚,但仍旧值得欣赏。而“好从金舆看牡丹”则进一步强调了皇家游乐的特点,"金舆"象征着皇家的尊贵,"看牡丹"则是对美景的专注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御柳与牡丹的描写,以及对春天时光的珍视,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闲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艺术享受。
瀍水东奔兮涧水攸同,禾黍离离兮荠麦蓬蓬。
周召不作兮桓文告终,王曰以公兮雅降为风。
乌乎!平既自夷兮赧宁得不穷!右悯周。
秋草兮芊芊,黄金台兮夷为渊。
怅广宇兮裂瓦,望离宫兮生烟。
泪可尽兮目可穿,思昭王兮不可言。右怀燕。
渭水渊渊兮函谷嶙峋,我马西逝兮意将涉秦。
父老止我兮子宜爱身,子毋遽西兮秦其有人。
右涉秦。
络纬秋啼金井根,佳人当窗织凤麟。
流云拂拭春无痕,顷刻化作鸳鸯文。
银汉含风星斗摇,虚空迸出黄盘雕。
为君裁作宫锦袍,夺得当年卢肇幖。
妾家本住牵牛渚,与君误结同心缕。
人间怪多离别苦,梦落阳台不成雨。
肠断无心为君织,向君抛却支机石。
何时头戴莲花巾,相伴双成礼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