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似表复以诗来再次前韵并简似矩待制似之舍人》
《似表复以诗来再次前韵并简似矩待制似之舍人》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吾宗抱逸韵,试吏得南屏。

扫厅日哦诗,俗士驾敢并。

双溪与叠嶂,拄颊对佳境。

诸昆奉板舆,晨夕严省定。

仲氏近剖符,鍊养窥丹井。

叔兮久燕閒,禅要心独领。

何人絷骐骥,逸足未高骋。

会当归本朝,宗社重九鼎。

衰疲老山林,耕钓供饵饼。

叩门欣得朋,草草具醪茗。

追思会金陵,三载如食顷。

契阔怀晤言,川途阻修永。

临流送将归,岁晏风霜冷。

寄声昆季间,卜邻谁定肯。

天高烟雾深,且纵江湖艇。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似表复以诗来再次前韵并简似矩待制似之舍人》。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吾宗抱逸韵”,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家族背景和个性特点,他拥有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试吏得南屏”一句,描述了诗人初入官场的经历,选择在南屏这个地方任职,可能寓意着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扫厅日哦诗,俗士驾敢并”两句,展现了诗人日常的生活状态,他在清扫厅堂的同时吟诵诗歌,与世俗之人形成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雅情趣和不同凡响的才华。

“双溪与叠嶂,拄颊对佳境”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惬意心境,他倚靠在椅子上,欣赏着双溪与叠嶂的美景,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诸昆奉板舆,晨夕严省定”则转而描写诗人的家庭生活,兄弟们侍奉在侧,早晚的礼仪井然有序,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尊崇。

“仲氏近剖符,鍊养窥丹井”提到诗人的兄弟中有人即将担任重要职务,暗示了家族的荣耀与期待。

“叔兮久燕閒,禅要心独领”则写到另一位兄弟长期过着闲适的生活,通过禅修领悟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何人絷骐骥,逸足未高骋”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未能充分施展的遗憾,期盼他们能够早日展翅高飞。

“会当归本朝,宗社重九鼎”预示了家族成员最终会回归朝廷,为国家做出贡献,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国家的兴盛。

“衰疲老山林,耕钓供饵饼”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老去后,希望在山林间过着简单自在生活的愿望。

“叩门欣得朋,草草具醪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喜悦,虽然准备简陋,但友情的温暖足以弥补一切。

“追思会金陵,三载如食顷”回忆起与朋友相聚金陵的时光,仿佛只是片刻之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契阔怀晤言,川途阻修永”感叹于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使得相聚变得困难。

“临流送将归,岁晏风霜冷”在河边为朋友送行,年末的风霜更加寒冷,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寄声昆季间,卜邻谁定肯”最后,诗人向兄弟们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希望他们能成为邻居,共同分享生活的点滴。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亲情友情的珍视,还有对未来事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多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尚忧

建康庾令岂多愁,未识皇恩覆九州。

初讶单于陵大汉,重惊猃狁犯宗周。

今朝不见安边策,前日空多定远侯。

江海张公漂泊久,即看谠议动前旒。

(0)

社日偶集恨去岁社与圆机有约阻雨

归闰于春得社迟,酒应过熟老农嬉。

故巢候燕宾朋禁,骤雨前年唱和诗。

要使歌喉扶妩媚,肯教鼠目斗狐疑。

云南蓟北休惊怕,今日宽仁不戮师。

(0)

见诸公唱和暮春诗轴次韵作九首·其八

上苑群芳外,娑罗二月红。

妖饶秦女妒,淡荡越江空。

敢梦鹓鸾侣,徒披草木风。

传家缃帙在,百巧愧千穷。

(0)

三月二日大风

数日寒暄不得常,一朝风伯擅乾纲。

浪飘石去鱼龙斗,屋落瓦来鸡犬藏。

谁敢扬舲窥北渚,便当弭节奉东皇。

穆如声振中兴业,万国弦歌走未央。

(0)

赠柳三解·其三

桃李那知杨柳恨,故时风雨不依依。

自从彭泽无人后,青眼虽开心事非。

(0)

偶书

京华可望无高楼,闻道故人多白头。

此身却似城东柳,惜别伤离不自愁。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