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近年见,十中三两茎。
半因愁攒出,多为病添成。
梳里有时落,镊馀还又生。
老知无可避,何处是功名。
白发近年见,十中三两茎。
半因愁攒出,多为病添成。
梳里有时落,镊馀还又生。
老知无可避,何处是功名。
这首诗《白发》由金代诗人桑之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随着年岁增长而不可避免地经历的生理变化——白发的出现。诗中以“白发”这一自然现象为切入点,寓含了对人生、衰老、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白发近年见”,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主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自然规律。接下来,“十中三两茎”则以具体数字描绘了白发初现的情景,既形象又具象,让人仿佛能看到诗人镜中的自己,或是身边亲人的变化。
“半因愁攒出,多为病添成。”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白发与个人情感状态和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愁绪和疾病不仅加速了白发的生长,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生活的不易。愁绪可能源于对未来的忧虑、对过去的追忆,或是对现实的不满;疾病则是身体发出的警告,提醒着岁月的无情。
“梳里有时落,镊馀还又生。”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白发的生长过程,既有对白发掉落的无奈,也有对新发长出的期待。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象征着生命中不断更迭的希望与失落。
最后,“老知无可避,何处是功名。”这两句表达了对衰老不可避免的接受,以及对人生追求(功名)的反思。在生命的长河中,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最终都逃不过老去的命运。而所谓的“功名”,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更加虚无缥缈,引人深思。
整首诗以白发为线索,串联起对时间、衰老、情感、健康、命运等多重主题的探讨,语言朴素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叹平生,景光奔走万遄。得名牵。
休空劳攘,不须频苦孜煎。
这荣耀、趁时显现,似风烛终勿牢坚。
走玉常催,飞金每促,更兼愁恼紧缠绵。
睹浮世、推来暂处,四序换流年。
齐捐舍、争如善根,结取良缘。
慧刀开、劈回猛烈,智锋举、刺转英贤。
自家声、能调雅趣,旧奇韵、堪应斯弦。
认取元初,搜寻本有,幽微密妙总投玄。
得归一、长春景致,还也任如然。
无来去、蓬莱岛中,做个神仙。
六合一家统,依日月,到重光。
道太岱封书,云龙接踵,此意难忘。
西园万花绣错,好枕中、蝶花似蒙庄。
敛翅深栖金粉,贪芳更度银塘。一生白眼贵人旁。
赢得姓名香。几戏影棚边,随人鼓笛,贺老当场。
虽可笑,犹有用,似也胜、陈许怒争床。
静想行藏有命。且休眼热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