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道殷勤来问佛,有言不问及无言。
大雄不费纤毫力,良马何曾用举鞭。
外道殷勤来问佛,有言不问及无言。
大雄不费纤毫力,良马何曾用举鞭。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了一所作的《颂古二十首》中的第一首。诗的内容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表达了佛法的智慧和修行的境界。"外道殷勤来问佛"描绘了外行人对佛法的热切询问,而"有言不问及无言"则暗示真正的佛法无需过多言语,通过沉默和直观领悟更为重要。"大雄不费纤毫力"中的"大雄"是对佛陀的尊称,意指佛陀的伟大在于他的智慧无需刻意显现,自然而然就能引导众生。最后一句"良马何曾用举鞭"运用比喻,说明高明的骑手并不需要频繁驱策马匹,同样,真正的修行者内心清明,无需外在形式的推动。
整首诗寓含禅意,强调了内在修为和无声胜有声的禅宗理念,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精要的深刻理解。
海风吹清秋,林叶飒已落。
山巅出高台,隐隐在寥廓。
宾从果幽期,层轩瞰郊郭。
鸣驺应崖谷,篮舆转林薄。
兹地已荒凉,兹人故冥寞。
文识都未磨,山川恍如昨。
画屏见群峰,浓淡正参错。
烟云下卷舒,欻若搴翠幕。
莲开碧扶疏,眉修清绰约。
长松不知年,拔起立旁礴。
群龙上空虚,奋怒争拿攫。
丛篁与延蔓,斤斧聊疏削。
深或翳虫蛇,暮唯栖鸟雀。
两楠最潇洒,前轩宜所托。
枝干晚青青,几冒风霜恶。
更怜山下人,偏得山中乐。
种田灌山溪,却老斸山药。
荣辱祇偶然,人生似蒲博。
蹉跎缪轩冕,志尚本丘壑。
欲学山前翁,收身及耕凿。
已隐南山雾,聊经白鹭洲。
初闻未得见,怅望登高楼。
空城凝寒云,目极徒离忧。
咫尺邈千里,此夕如三秋。
何当侵星来,樽前得诗流。
一饮诗百篇,同销万古愁。
老畏风光速,閒知日晷添。
惜春逢雨急,病酒与愁兼。
采蕊蜂须湿,衔泥燕觜黏。
水声淙曲沼,花气递疏帘。
坠絮柔铺径,高梧翠倚檐。
清伊照窗碧,少室插云尖。
老蔓蛇难蛰,残红火不炎。
邀朋拟白社,取友尽苍髯。
馔具虽真率,宾仪去谨严。
主公纡绣衮,词伯玩书签。
陶冶恩唯旧,葭莩契偶沾。
尊崇储峻岳,高洁仰孤蟾。
社稷勋无敌,轲雄学不厌。
威声传异域,名姓到穷阎。
宾主均欢爱,乡闾化静恬。
应怜孤客志,粗守小官廉。
饥赖监河粟,贫无遗盗缣。
清朝惭禄薄,丰岁喜鱼占。
识暗妨时用,心愚以古潜。
狂歌忘皓首,醉眼怯青帘。
东阁容疏放,西都慰伫瞻。
酬诗常愧拙,负弈固非谦。
久玷题评末,深蒙道义渐。
虚舟不复系,所向可无嫌。
《和君实微雨书怀韵》【宋·范纯仁】老畏风光速,閒知日晷添。惜春逢雨急,病酒与愁兼。采蕊蜂须湿,衔泥燕觜黏。水声淙曲沼,花气递疏帘。坠絮柔铺径,高梧翠倚檐。清伊照窗碧,少室插云尖。老蔓蛇难蛰,残红火不炎。邀朋拟白社,取友尽苍髯。馔具虽真率,宾仪去谨严。主公纡绣衮,词伯玩书签。陶冶恩唯旧,葭莩契偶沾。尊崇储峻岳,高洁仰孤蟾。社稷勋无敌,轲雄学不厌。威声传异域,名姓到穷阎。宾主均欢爱,乡闾化静恬。应怜孤客志,粗守小官廉。饥赖监河粟,贫无遗盗缣。清朝惭禄薄,丰岁喜鱼占。识暗妨时用,心愚以古潜。狂歌忘皓首,醉眼怯青帘。东阁容疏放,西都慰伫瞻。酬诗常愧拙,负弈固非谦。久玷题评末,深蒙道义渐。虚舟不复系,所向可无嫌。
https://shici.929r.com/shici/QNq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