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螺鬟窥玉镜。杨柳如烟,画出烟波景。
镜里楼台花竹映。隔花似见风裳影。
如此溪山称览胜。触我寻思,商略归帆整。
归去陂塘谋半顷。招邀红袖撑烟艇。
簇簇螺鬟窥玉镜。杨柳如烟,画出烟波景。
镜里楼台花竹映。隔花似见风裳影。
如此溪山称览胜。触我寻思,商略归帆整。
归去陂塘谋半顷。招邀红袖撑烟艇。
这首《蝶恋花·山道写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间行道的美丽画卷。
词中开篇“簇簇螺鬟窥玉镜”,以螺髻般的山峰映入清澈的湖面,如同女子轻启玉镜,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自然景象。接着“杨柳如烟,画出烟波景”,将杨柳轻拂水面的柔美与湖面的烟波融为一体,仿佛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山水世界。
“镜里楼台花竹映”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层次感和丰富性,楼台倒映在水中,与周围的花竹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景象。而“隔花似见风裳影”,则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一种微妙的光影变化,仿佛在花丛中隐约可见舞动的裙摆,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感。
最后,“如此溪山称览胜,触我寻思,商略归帆整。”表达了词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沉思,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思考着如何在这片美丽的山水之间找到自己的归宿,或许是在这片宁静的山水间谋取一片田地,与红袖共撑烟艇,享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整首词以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