嫖姚屡出塞,绝漠阴山陲。
至今胡地月,不复照燕支。
候雁己永宾,严霜边草衰。
大汉无长策,毡车徒尔为。
凄凄马上弦,莫作去国悲。
君王薄殊色,贱妾空蛾眉。
嫖姚屡出塞,绝漠阴山陲。
至今胡地月,不复照燕支。
候雁己永宾,严霜边草衰。
大汉无长策,毡车徒尔为。
凄凄马上弦,莫作去国悲。
君王薄殊色,贱妾空蛾眉。
这首《昭君怨》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以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嫖姚屡出塞”,以“嫖姚”代指昭君,暗示其多次远行出塞,踏上艰难的旅程。接着“绝漠阴山陲”描绘了昭君所处环境的荒凉与遥远,她远离家乡,置身于沙漠与阴山的边缘地带。接下来的“至今胡地月,不复照燕支”,通过对比胡地之月与燕支山的景象,表达了昭君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她与家乡的隔绝。
“候雁已永宾,严霜边草衰”两句,借候雁南飞、边草枯萎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进一步强化了昭君孤独与哀愁的情绪。紧接着“大汉无长策,毡车徒尔为”揭示了汉朝面对边疆问题时的无奈与无力感,暗示了昭君出塞并非出于自愿,而是政治牺牲的一部分。
“凄凄马上弦,莫作去国悲”表达了诗人对昭君命运的同情与理解,同时提醒人们不要仅从个人情感出发看待历史事件,而应有更广阔的视野与深刻的理解。最后,“君王薄殊色,贱妾空蛾眉”则直接点出了昭君被君王轻视的原因,反映了古代女性在权力与政治面前的脆弱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她的悲剧命运,也触及了历史、政治、性别等多重主题,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同情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湖上春深不见沙,画桥飞影入晴霞。
园林到处消得酒,风雨等閒飞尽花。
令罚艳歌传盏急,诗成醉墨落笺斜。
兰亭乐事无丝管,待与羲之子细誇。
斋坛将祷肃熊貔,一缕忱恂六出奇。
云欲商量惊先路,雨方收卷避催诗。
冰花肯敩梅妆额,风絮嫌随柳献眉。
盐虎玉龙庄语在,愿光远业瑞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