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妆点、清秋风露。减带惊腰,约肌馀素。
似水阑干,嫩凉扶梦自来去。
别愁天远,愁不了、凭谁诉。
不诉却沈吟,欲诉却、无头无绪。归路。
看斜阳一片,又被澹烟遮住。
高楼望眼,可还识,玉骢嘶处。
拟说与、逐暖湘鸿,好将息、南飞辛苦。
劝莫斫芭蕉,留听疏窗寒雨。
谩妆点、清秋风露。减带惊腰,约肌馀素。
似水阑干,嫩凉扶梦自来去。
别愁天远,愁不了、凭谁诉。
不诉却沈吟,欲诉却、无头无绪。归路。
看斜阳一片,又被澹烟遮住。
高楼望眼,可还识,玉骢嘶处。
拟说与、逐暖湘鸿,好将息、南飞辛苦。
劝莫斫芭蕉,留听疏窗寒雨。
这首词以清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女子在秋夜中独自凭栏的情景。"谩妆点、清秋风露",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夜的清凉与寂静。女子因秋风触及肌肤,腰肢微颤,衣带轻减,显露出纤细的身姿,如水的阑干映照着她的孤独梦境,凉意似乎能随梦来去。
"别愁天远,愁不了、凭谁诉",表达了她内心的愁苦难以排遣,无人可以倾诉。接下来的"不诉却沈吟,欲诉却、无头无绪",写出了她内心矛盾,想说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和对象。词人通过"归路。看斜阳一片,又被澹烟遮住",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迷茫与失落,夕阳被淡烟遮掩,象征着她的希望渺茫。
高楼之上,她遥望远方,试图寻找熟悉的身影,"玉骢嘶处"可能是指心上人的居所或曾经的约定之地。然而,"高楼望眼,可还识,玉骢嘶处",暗示了距离的遥远和记忆的模糊。她试图向南飞的湘雁传达心声,"拟说与、逐暖湘鸿,好将息、南飞辛苦",表达了对对方的关心和自己的无奈。
最后,词人劝告不要砍伐芭蕉,让那疏窗寒雨的声音陪伴她,"劝莫斫芭蕉,留听疏窗寒雨",寓言了她渴望有人陪伴,倾听她的心事。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词境凄美,展现了主人公在清秋之夜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睡难成,愁未定。细数年时,更漏声声听。
肠断相思灰一寸。倚枕沉吟,灯映斜街静。
镜中花,心头影。见亦堪怜,去去休重问。
如此江山如此恨。如此天涯,惹得沉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