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亭怨.和又点。白石自度此腔,草窗碧山依之,皆用上去韵。玉田用入韵,而稍变其格,意者宫调不相谐耳。今又点用入韵,字句则依白石。惜无善歌者一按定谱也》
《长亭怨.和又点。白石自度此腔,草窗碧山依之,皆用上去韵。玉田用入韵,而稍变其格,意者宫调不相谐耳。今又点用入韵,字句则依白石。惜无善歌者一按定谱也》全文
清 / 徐树铮   形式: 词

谩妆点、清秋风露。减带惊腰,约肌馀素。

似水阑干,嫩凉扶梦自来去。

别愁天远,愁不了、凭谁诉。

不诉却沈吟,欲诉却、无头无绪。归路。

看斜阳一片,又被澹烟遮住。

高楼望眼,可还识,玉骢嘶处。

拟说与、逐暖湘鸿,好将息、南飞辛苦。

劝莫斫芭蕉,留听疏窗寒雨。

(0)
鉴赏

这首词以清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女子在秋夜中独自凭栏的情景。"谩妆点、清秋风露",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夜的清凉与寂静。女子因秋风触及肌肤,腰肢微颤,衣带轻减,显露出纤细的身姿,如水的阑干映照着她的孤独梦境,凉意似乎能随梦来去。

"别愁天远,愁不了、凭谁诉",表达了她内心的愁苦难以排遣,无人可以倾诉。接下来的"不诉却沈吟,欲诉却、无头无绪",写出了她内心矛盾,想说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语和对象。词人通过"归路。看斜阳一片,又被澹烟遮住",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迷茫与失落,夕阳被淡烟遮掩,象征着她的希望渺茫。

高楼之上,她遥望远方,试图寻找熟悉的身影,"玉骢嘶处"可能是指心上人的居所或曾经的约定之地。然而,"高楼望眼,可还识,玉骢嘶处",暗示了距离的遥远和记忆的模糊。她试图向南飞的湘雁传达心声,"拟说与、逐暖湘鸿,好将息、南飞辛苦",表达了对对方的关心和自己的无奈。

最后,词人劝告不要砍伐芭蕉,让那疏窗寒雨的声音陪伴她,"劝莫斫芭蕉,留听疏窗寒雨",寓言了她渴望有人陪伴,倾听她的心事。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词境凄美,展现了主人公在清秋之夜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徐树铮
朝代:清

1880-1925,字又铮,号铁珊,安徽省萧县醴泉村人。北洋军阀皖系将领,陆军上将、远威将军。因1919年派兵收复外蒙古而声名远扬,著作有《建国铨真》、《视昔轩文稿》、《兜香阁诗集》、《碧梦庵词》等。
猜你喜欢

虞美人.六月十三日作,用钝根韵

天灾鬼虐谁能记。生长伤心地。声声苦雨诉琵琶。

深怕江南此后竟无花。一群犬豕顽如土。

不解冠裳古。吴淞风起逼人寒。

待到龙飞破壁笑相看。

(0)

长相思·其一

怨眉梢。恨眉梢。一种痴情未许描。真愁彩笔凋。

魂儿消。影儿娇。如此温柔要福销。他生谥洞箫。

(0)

苏幕遮.亚子来海上才五日,明晨将返棹红梨,怅然赋此

睡难成,愁未定。细数年时,更漏声声听。

肠断相思灰一寸。倚枕沉吟,灯映斜街静。

镜中花,心头影。见亦堪怜,去去休重问。

如此江山如此恨。如此天涯,惹得沉沉病。

(0)

菩萨蛮

梅花绰约冰肌白。茶花艳发胭脂色。昨夜月如银。

相看愁杀人。年年楼上望。只为春来上。

待得乳莺啼。杨花过别溪。

(0)

玉楼春

少年心事观花眼。秋艳也同春色看。

回头红叶下枫林,昨日画图今日换。

四时却似车轮转。日莫天寒天不管。

更于何处说春情,雪里疏梅三四点。

(0)

菩萨蛮·其三雨

碧天吹下潇潇雨。排云直欲凌霄去。薄暮绮琴张。

轻阴拂石床。玲珑看戛玉。晕到斑斑绿。

残梦忆潇湘,英皇洒几行。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