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宫何处渊,到此洞潺湲。
敲碎一轮月,镕销半段天。
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
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
阴宫何处渊,到此洞潺湲。
敲碎一轮月,镕销半段天。
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
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神秘的山洞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超凡脱俗的情怀与境界。
“阴宫何处渊”一句直接设置了一个幽深莫测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未知的神秘空间。紧接着,“到此洞潺湲”则进一步描绘出这片幽深之地,水流潺潺,声响如同天籁。
“敲碎一轮月”和“镕销半段天”两句诗,则以夸张的笔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感慨。这里的“敲碎一轮月”可能是指山洞中的水流如同敲击般的声音,而不是字面上的破坏月亮。“镕销半段天”则形象地展现了山洞之高峻,仿佛可以触及或融化天际。
“响高吹谷动”和“势急喷云旋”两句,则通过声音和气势的描写,传递出了山中水流迅猛、声势如雷的壮观景象。
最后,“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则是在这样的自然氛围中,诗人预感到这将是一个深邃而宁静的秋夜,他愿意在这里与那些古代的神仙共处,体现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达观自在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洞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自己的精神追求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五岭东来势忽止,阴那山自云中起。
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
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
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
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
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
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
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
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
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
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
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吁嗟乎!
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
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
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阴那山行》【清·丘逢甲】五岭东来势忽止,阴那山自云中起。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吁嗟乎!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https://shici.929r.com/shici/KQH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