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道不偶,万里去投荒。
白发情堪恋,黄河路转长。
哲人多险难,谏草自辉光。
会见金鸡诏,先衔到海乡。
明时道不偶,万里去投荒。
白发情堪恋,黄河路转长。
哲人多险难,谏草自辉光。
会见金鸡诏,先衔到海乡。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承宪为友人冯南江先生被贬至雷阳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
首联“明时道不偶,万里去投荒”,点明了友人冯南江在大好时代却遭遇不顺,不得不远赴边荒之地。这里的“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道不偶”则表达了友人在仕途上不得志的无奈与失落。“万里去投荒”更是形象地描绘了冯南江被贬至遥远边疆的艰辛与孤独。
颔联“白发情堪恋,黄河路转长”,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诗人以“白发情堪恋”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即使道路漫长,黄河蜿蜒曲折,也难以割舍这份情谊。
颈联“哲人多险难,谏草自辉光”,是对友人性格的赞美。哲人往往面临诸多艰难险阻,但正是这些经历使他们的谏言更加闪耀,如同草木在逆境中更显坚韧与光芒。
尾联“会见金鸡诏,先衔到海乡”,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金鸡诏象征着朝廷的恩典和赦免,预示着友人终将得到宽宥,回到家乡。诗人以乐观的态度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表达了对友人命运转变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正义的坚守。
山庄图画,锦囊吟咏,胸中丘壑。
年少日、如虹豪气,吐凤词华浑忘却。
便袖手、向岩前溪畔,种满烟梢雾箨。
想别墅平泉,当时草木,风流如昨。
瘦藤闲倚看锄药。
双芒鞋、雨后常著。
目送处、飞鸿灭没,谁问蓬蒿争燕雀。
乍霁月、望松云南渡,短艇欹沙夜泊。
正万里青冥,千林虚籁,从渠缯缴。
携幼尚有筠丁,谁会得、人生行乐。
岸帻纶巾归去,深户香迷翠幕。
恐未免、上凌烟阁。
好在秋天鹗。
念小山丛桂,今宵狂客,不胜杯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