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仕犹农耕,林泉岂所安。
巢由本不才,贤圣非徒然。
孔孟不苟进,于世何拳拳。
出处各有时,道在何却前。
进为阿阁凤,退为幽谷兰。
士仕犹农耕,林泉岂所安。
巢由本不才,贤圣非徒然。
孔孟不苟进,于世何拳拳。
出处各有时,道在何却前。
进为阿阁凤,退为幽谷兰。
此诗以“士”与“农”的对比开篇,揭示了士人与隐士的不同追求与生活态度。士人虽身在官场,心系天下,而隐士则向往山林泉石的宁静生活。接着,诗人引用巢父、许由、孔子、孟子等历史人物,探讨了贤能与圣德的本质,并强调了他们并非轻易追求功名利禄之人,而是对社会有着深切关怀的智者。
诗人进一步阐述,无论是在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士人的选择皆有其时,关键在于坚守内心的道义。进身高位如凤凰翱翔于高阁之上,退居山林如兰花幽香于深谷之中,都是人生不同阶段的自然体现,重要的是保持自我,遵循内心的选择。
全诗通过对比与引用,展现了对古代贤士人格魅力的赞美,以及对人生选择多样性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道德与自由的深刻理解。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