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綵淡,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綵淡,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首联“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以“燕台”点出地点,“中宵”点出时间,通过“铜鼓”和“地雷”的隐喻,暗示了某种紧张或动荡的氛围,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内心的波澜。次联“月傍苑楼灯彩淡,风传阁道马蹄回”则转向对景物的细腻描绘,月光、灯光、微风、马蹄声交织成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颈联“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在“炎荒万里”中频繁回首,既是对遥远过去的追忆,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羌笛之声在三更时分响起,自哀的声音中蕴含着深深的孤独与哀愁,这种情感的表达更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理解。
尾联“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收束全诗,诗人回忆起先朝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过往幸福生活的怀念。同时,提到“孝皇曾为两宫开”,可能暗含对某位君主或某种制度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对比,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情回忆与对现实境遇的复杂感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忽传恩诏出丹墀,出守浔江路险巘。
十载劳民心似水,一身去国鬓如丝。
浪花荡漾朱旗卷,帆影翩跹碧橹移。
谪宦情深湓浦月,登楼梦逐岭头枝。
俸钱散去谋生拙,乡井句留饮饯迟。
达命不须嗟李广,望尘无复避元规。
影形固是周旋久,寒燠难期童仆知。
红泪纵横愁远道,白云缱绻忆当时。
自怜识字原非福,为说投荒更足悲。
翘首天涯转征旆,行厨洗手进琼枝。
善劝过相规,是谓古交道。
临别而赠言,实以期永好。
惟公性忠厚,今世如公少。
所恨少刚断,见欺于群小。
春生而秋杀,天道实皎皎。
喜赏怒有刑,王者师大造。
愿公懔斯义,佩弦常自矫。
凡事贵决断,勿为仁柔挠。
君子自当好,好之如珍宝。
小人自当恶,恶之如杀草。
罚行始知恩,此语非荒渺。
雨多伤禾稼,包荒长凶狡。
爱莠不忍锄,良田亦难保。
时艰贵振作,经营须及早。
仁者行严厉,夫何伤急绞。
请思故人言,华嵩益分秒。